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地方产业

云阳:亦峡亦景 景城交融 旅游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4-07-31
来源:重庆日报

  今年5月,云阳三峡梯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云阳县4A级风景区数量自此达到3个。对于一个区县而言,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高质量国家级风景区,在全国也并不多见,这无疑为云阳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既肩负着保护和涵养三峡库区生态的责任,又承担着带领136万云阳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使命。”在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看来,云阳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带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总目标,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

  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过程中,云阳县坚持“亦城亦景、景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半城生活半城景带给云阳的不仅是日益凸显的旅游价值,还有当地居民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

  旅游产业发力 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始终坚持“生态兴县”的云阳,自然资源富集、人文底蕴深厚,拥有“世界奇观”之称的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镌刻千年历史的张飞庙、美丽而文化内涵深厚的三峡梯城……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阳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产业。

  “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城融合城镇化是云阳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重要原则,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崛起无疑与这一原则相契合。”云阳县县长覃昌德介绍,近年来,云阳县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明确定位后,云阳旅游开始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显示,2014年1-6月,云阳县全县接待游客10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27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24.09%。其中团队游客11.3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量11%,同比增长17%。核心景区增长幅度更是喜人:龙缸景区接待游客16.9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5.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20.3%;三峡梯城景区接待游客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33%。

  云阳旅游大数据大幅度飙升的同时,旅游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过夜游客数量暴增,县内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接待单位爆满,入住率高达75%,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收入增长达17%。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获利的还有当地居民。在景点登云梯下经营小卖部的当地居民老陈感受强烈。

  “这两年小卖部的生意是打着滚地往上翻,从上半年看,估计今年收入又要翻番了。”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游客,老陈脸上笑开了花。

  云阳县副县长张定安透露,接下来云阳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精品,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培育与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性,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云阳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梯城创建成功 景城一体生态经济民生齐迈进

  城既是景,景亦是城,将整座城市当着景区来建设,如此气魄体现了云阳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三峡梯城景区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打造,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三峡梯城的成功事实上也是云阳景城一体这一发展思路的成功。早在旧县城移民搬迁的时候,云阳就已经为打造景城融合埋下了伏笔。

  云阳是三峡移民大县,为给新城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移民搬迁时对新城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经过10多年云阳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建设打造,成就了今天半城生活半城景的美丽云阳。

  去年9月,在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后,云阳县委、县政府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三方面相结合,在大力打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加速旅游产业发展,并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新县城居民的居住和休闲环境。

  “三峡梯城正是这三者的融合点。”云阳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旅游开发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城市建设成景区的战略发展构想。将城市当景区来打造,让游客旅游在城中,让居民生活在景中,这对推动经济和改善民生均有深远意义。

  如今三峡梯城景区已经成为云阳居民休闲和游客观光的必到之处。景区中花、树、石、梯、楼相得益彰,山、水、林、寺、游交映成趣。主要景点磐石城、三峡文物园、登云梯、龙脊岭公园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共有18处之多,对游客而言,这里是自然资源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胜地。

  相关专家指出,云阳通过生态环境打造,借力旅游产业,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做法对全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随着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不断推进,拥有3个国家4A级风景区的云阳必将成为全国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文/罗小鸣 熊辉 毕龙君

[责任编辑:朱劍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