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地方产业

遷地保護 軍山湖將建江豚“行宮”

2014-10-29
来源:江西日報

  在鄱陽湖,江豚數量急劇下降,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很多江豚被誤殺。 本報記者 海 波攝

  雖然已進入枯水期,但鄱陽湖老爺廟段仍是船來船往的熱鬧場面,但江西省生態學會秘書長戴年華不免為長江江豚的生境狀況多了一份擔憂。最新的科考資料顯示: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江豚不足千頭,近年呈加速下降趨勢。

  一個好消息是:農業部日前專門發文,對“極度瀕危”的長江江豚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標準保護,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和管理措施。

  長江江豚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2006年和2012年,專家發現江豚數量由2000頭降至約1040頭。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2012年以來,在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連續發現長江江豚死亡。如果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江豚很有可能在未來10年從長江中消失。

  本該迎風戲水的江豚,為何頻頻橫尸江邊湖灘?戴年華認為,水上運輸、污染物排放、過度采砂、非法捕魚等是導致江豚非正常死亡的幾大“殺手”。僅2012年,江西省漁政部門就救護了22頭江豚的生命,它們要么因為擱淺餓得奄奄一息,要么遭受貨船螺旋槳重創。

  戴年華說,在鄱陽湖,特別是枯水季節,有很多江豚被誤殺,包括漁業活動導致的誤殺,還有水位的突然變化,導致江豚擱淺等等。2006年,鄱陽湖有450頭左右。2012年調查發現,下降到388頭左右,數量急劇減少。

  “要保護長江江豚,就要禁漁禁航,恢復其自然棲息地。可是對于鄱陽湖而言,沿湖縣市要發展漁業、發展航運、發展工業,很難顧及長江江豚。總不能因為保護江豚,鄱陽湖停止一切航運活動吧。”戴年華說,保護長江江豚并不只是漁政系統的責任,而是一項綜合性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合作的事業。

  鄱陽湖江豚省級保護區,保護面積才6800公頃。考察發現,鄱陽湖江豚種群主要分布在老爺廟——星子縣、屏峰——鞋山、贛江老爺廟——吳城、都昌合和鄉——康山等4個主要水域。在鄱陽湖,國家級保護區有2個,都是保護候鳥的。省級保護區有3個,其中只有一個保護江豚。按保護區面積算,江豚保護區還不及候鳥保護區的5%。且鄱陽湖魚類保護相比鳥類保護,教育宣傳比較滯后。

  其實,在鄱陽湖,江豚頻繁活動索餌的地方很多,但人類活動頻繁,已讓江豚“避難所”有些力不從心了。

  “希望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留住江豚的微笑,還它一個家。” 戴年華希望盡快組建專業江豚保護機構和救助團隊,給江豚留下生存空間。

  軍山湖或成江豚“安樂窩”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對長江江豚的保護策略是:不放棄就地保護,同時加強遷地保護。據戴年華介紹,位于湖北的天鵝洲故道正是江豚遷地保護的第一塊區域,已獲得500萬元的保護經費,用于開展江豚保護工作。

  軍山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平均寬5公里,最寬處達16公里,這里也是長江江豚的原棲地。2013年6月,中科院水生所專家王丁在考察了軍山湖的情況后稱,軍山湖水質好、資源豐富,無采砂及濫捕情況,湖區內常年盛產大量的天然魚蝦,江豚的餌料資源豐富。是長江江豚理想的棲息之地,也是建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及救護的絕佳場所。

  為了迎接江豚來軍山湖棲息,進賢縣已選擇了3萬畝水面,作為江豚的繁衍棲息地,可以滿足江豚的食物需求。省鄱陽湖漁政局資環科有關人士介紹,專家已對軍山湖江豚保護區進行了前期論證,并委托中科院水生所、南昌大學等科研機構完成了具體規劃。

  “下一步我們要求進賢縣政府再做一些基礎設施工作。目前僅僅是一個湖,還沒有救護設施,這個必須跟上。”這位人士說,接下來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據介紹,軍山湖保護江豚的初期,不是捕捉健康的江豚直接投放,而是先行考慮對受傷的江豚進行投放救護。如果有雌性江豚,可以在傷好后進行繁衍試驗。

  “事實上,不到萬不得已的境地,遷地保護不會放在首位,我們認為,江豚在原棲地保護比遷地保護要好得多,但我們必須時刻做好遷地保護的準備。”專家說。

  戴年華認為,就地保護其實也很重要。“遷地保護的目的是保留種群,日后它們回歸鄱陽湖野化,你必須保證給它們一個干凈安全的生態環境。因此,對鄱陽湖生態環境的保護,仍然絲毫不能松懈。”

  專家說,按照動物界的生息繁衍規律,一個物種少于260頭的話,這個物種基本沒救了。好在僅僅在鄱陽湖,目前有將近400頭江豚,遷地保護可以避免近親繁殖,還有希望延續這個物種。

  將實施最嚴格保護管理措施

  事實上,江西省對江豚的保護力度年年加大。今年8月,江西省水利部門舉行了“鄱陽湖長江江豚保護研究啟動儀式”,江西省水科院從過去單純研究傳統水利領域擴展到水生態領域。據了解,江西省水利系統開展江豚保護研究工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有3大科研基地,而且都在鄱陽湖,這為開展鄱陽湖江豚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礎條件。

  讓專家感到振奮的是:根據長江江豚的資源現狀,為有效拯救長江江豚,農業部日前決定進一步加強長江江豚的保護管理工作,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并將組織實施“長江江豚保護行動計劃”,采取包括遷地保護在內的一系列保護措施。

  戴年華對此進行了解讀。他說,今后,長江江豚按照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保護要求,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和管理措施。對于非法捕撈、傷害長江江豚的行為,一律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侵占長江江豚的棲息地、索餌場、育肥場和洄游通道,對于破壞長江江豚生存環境的行為,責令停止破壞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組織不得邀請或批準外國組織或個人在我國境內對長江江豚進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從事攝影攝像活動。對開展保護工作不力或嚴重破壞長江江豚資源的單位或個人進行掛牌督辦并嚴肅查處。

  “目前農業部出臺的文件只是給予長江江豚一級保護動物的管理‘待遇’,但并非法律形式的確認,要正式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需要等待。”戴年華說,把江豚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待,我省已經喊了很多年了。但這一名錄自1988年頒布以來長久沒有得到系統更新。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公布。

  “不管怎么說,有了這個‘待遇’,至少長江非法漁業活動、非法采砂等活動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國家層面也有望加大對江豚保護方面的投入。”專家說。

  不管怎樣,這或許是長江江豚保護工作又一個好的開端。

  江西日報記者 徐黎明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