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許甯寧:十建議加強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

2016-11-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盤縣報導:11月17日,在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妥樂論壇上,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甯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2016年9月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發佈的《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將雙方產業合作帶入了新階段。產業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著力點,有利於共同獲得新發展。他就加強雙方產業合作提出了十點建議。

  加強產業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共同需要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是中國與東盟代表商界的對話合作機制。主管理事會工作的許甯甯先生專門從事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工作25年,寫作出版了十餘本有關東盟商機的書,經常應邀在中國和東盟國家間調研、作報告,開展促進雙方產業和企業合作的務實工作。早在2003年當中國-東盟自貿區具體協議簽署之際,許甯甯就建議利用開放市場的有利條件雙方加強產業合作。

  許甯寧表示,近十多年來,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國與東盟十國相互開放貨物貿易市場、服務貿易市場、投資市場,使得雙方經濟關係日趨密切,經濟政策的關聯度日益提高,經濟利益的相關性日益增多,日益頻繁的經濟活動正逐漸形成自貿區內新的產業鏈,產業內合作和產業間合作正出現新的變化。

  許甯寧談到,當前,中國正在與各有關國家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其中,東盟是與我國距離最近、特別重要的地區。中國與東盟產業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中國正在實施國際產能合作。東盟經濟共同體去年底的建成,有利於東盟經濟的穩步持續增長,這也為中國與東盟間的經貿合作構建了新的有利條件。

  許甯寧說,中國和東盟國家在發展經濟中均以產業結構調整來實現產業升級,實施國際產能合作是產業結構調整重要舉措,是合作應對世界經濟緩慢增長的共同需要和現實選擇。

  許甯甯說,加強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可有效推動我國有關產業及其企業“走出去”,可實現更多的貿易創造,優化雙方貿易結構和促進雙向投資,減少個別東盟國家對開放市場的擔憂,可將區域經濟一體化給廣大中小企業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得以體現,可促進落實雙方到2020年的貿易目標和投資目標,可為雙方經濟合作夯實基礎。

  大力加強雙方產業合作的建議

  許甯甯指出,我們應充分認識到當前增進雙方產業合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把它作為實現中國—東盟自貿區互利共贏目標的一項重要工作來積極落實。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雙方產業合作是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商會、企業以及各有關方積極協調。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雙方產業合作、調整產業結構具有一定的長期性,應通過制定產業合作的近中長期規劃,來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快合作。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創新是產業合作的活力所在,通過創新來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合作。就此,許甯甯就加強雙方產業合作提出十點建議:

  1. 中國和東盟各國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溝通產業規劃、產業政策,制定產業合作計畫並組織實施。近年來,中國和東盟有些國家領導人多次建議將雙方的宏觀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相銜接,其中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的溝通和合作則是其十分重要的內容,應切實予以落實。雙方政府應制定並落實促進產業合作的各有關政策,鼓勵產業合作發展;落實好《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

  2. 應將相互開放市場與產業合作有機結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於去年11月在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見證下已經簽署,升級《議定書》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這是對原有協定的豐富、完善和補充。升級《議定書》的實施會極大地提升雙邊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促進更高水準的產業合作。

  3. 應將中國和東盟的產業合作與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有機結合。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是雙方合作的重要領域。目前東盟正在大力實施《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中國各有關方應瞭解該《規劃》,以提高與東盟及其成員國的合作效益。雙方在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合作方面應充分考慮產業合作,並以實現產業互補性的互利合作促進互聯互通,同時雙方互聯互通的發展也將推動產業擴大合作。

  4. 採取配套措施促進產業合作。應充分發揮中國向東盟國家提供的信貸、絲路基金、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在產業合作中的作用。加強雙方產業合作的投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應加大中國與東盟在物流、科技、智慧財產權、技術法規和經濟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以及法律諮詢、商務諮詢、會計服務、資訊服務等領域的合作,以一系列的配套合作協助產業合作。

  5.應考慮到自貿區內國家與區域外國家達成的其他自由貿易協定對本自貿區內產業合作的影響,注意提升本自貿區產業鏈價值,並延伸產業鏈。我國在與東盟開展經濟合作的同時,應考慮到一些域外主要國家進一步加強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情況,研究中國—東盟—有關域外主要國家三者之間經濟合作的相關性、競爭性、互補性,爭取強化互補性,減少中國—東盟產業合作阻力。

  6. 雙方政府應注重扶持、指導廣大中小企業在產業合作中獲得新發展,讓中小企業更多地分享相互開放市場帶來的好處,並減少擔憂。為協助中小企業參與產業合作,雙方行業商(協)會應利用其靈活性強的優勢,加強行業對接和合作,建立合作機制,代表企業向政府主管部門建言獻策,為企業在產業合作中獲得新發展提供服務。

  7. 應加大產業園區建設,以產業配套性提升企業合作效益,增加產業聚集力。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支持產業園區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做好服務。應加強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的系統研究,為雙方務實性、創新性合作提供實施依據。

  8. 雙方企業應積極參與產業合作,利用好自貿區優惠政策,擴大投資合作,實現更多的貿易創造。應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投資峰會在雙方產業合作中的作用。在政府支援下,雙方商務理事會在對方設立若干商務中心,協助企業參與產業合作。

  9. 應將雙方產業合作與自貿區內次區域經濟合作相結合,互為促進。目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正在實施次區域經濟合作,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參與東盟內部次區域經濟合作。產業合作是次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產業升級是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動力所在。雙方應充分利用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經濟政策,加強產業合作,以縮小次區域內各國經濟差距。今年3月,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通過了《瀾滄江-湄公河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應積極落實。

  10. 中國與東盟應共同實施好《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行動計畫(2016-2020)》。在加強雙方產業合作的同時,不斷鞏固和發展雙方政治關係、社會文化關係,夯實經濟合作基礎。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基本原則,攜手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