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经济动态

“無感支付”再引支付方式變革 深圳銀行業加速推動落地

2018-09-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林彬彬 敖雷 報導:移動支付已經全面融入中國消費者生活中的每一個應用場景,大部分人已經習慣於在購物、旅行、繳費等各種場景使用手機支付。與此同時,再次顛覆傳統的“無感支付”已在攪動中國已經超過200萬億的移動支付市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在加速推動銀聯“無感支付”落地,在新的支付大變革中走在了最前列。
 
  年內普及超2000家停車場
 
  今年9月,中國銀行業協會聲譽風險管理委員會在全國開展“中國銀行業‘銘記初心 砥礪前行’高峰論壇’”前期調研活動,深圳銀行業協會作為典型單位開啟首站調研。資料顯示,目前深圳銀行業資產總額位居全國第三,快速發展為中國金融中心之一。深圳銀行業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得益於深圳市銀行業協會一直以來的創新與推動。
 
  銀行業在二維碼支付時代失去了先機,“無感支付”將是銀行業重新起跑的契機。深圳市銀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二維碼支付模式下,銀行卡只能作為扣款賬戶隱藏在後臺,無法真實接觸到使用者的交易信息,制約了銀行與用戶的高頻交流,用戶為王的時代,缺少用戶的交互是非常可怕的。
 
  中國銀聯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胡蓧軍透露,截至今年8月,銀聯“無感支付”的交易筆數已經超過50萬筆,單月達到13萬筆,交易金額近千萬元。據悉,深圳銀聯“無感支付”註冊用戶已超過20萬戶,到今年底,全深圳將有超過2000家停車場支援這一新的支付方式,包括商圈、醫院、公園等,市民只要開通這個功能就能享受其便捷的無現金掃描繳費。
 
  金融創新築資金安全“防火牆”
 
  “近幾年,從電信詐騙資金‘及時止付原路返還’到如今的‘無感支付’,一系列的金融創新凸顯著深圳這座城市在聯動資源、警銀互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包容性與前瞻性。”深圳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范文波在調研時對記者表示,這也給深圳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深圳市銀行業協會創造性地建立了銀行與公安機關、通信營運商,銀行與銀行之間無縫對接快速查凍的資金應急處置合作機制,協會組織協調39家會員銀行全部實現涉案帳戶“先止付、後補手續”以及“24小時對接、即時回應”的工作模式,並積極爭取總行授權和支援,立足深圳、凍結全國,7×24小時不間斷地開展反信息詐騙工作。
 

  據統計,自2015年8月到2018年6月,深圳各銀行共協助全國各地公安機關處置涉案銀行帳號3.6萬個,凍結涉案資10.9億元,返還涉案金額1.6億元;其中,2018年上半年成功止付涉案銀行帳號7720個,凍結涉案資金2.5億元,返還涉案金額2000萬元。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