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湘西: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

2018-11-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學偉報導:11月13日,“奮進中的湘西”紀念改革開放40年湖南省湘西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佈會在吉首召開。湘西州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包太洋介紹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總體情況,州交通局、扶貧辦、農委、經信委、旅外委、住建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大大改善
 
  立足州情實際,湘西州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戰略舉措,極大地提昇了經濟綜合實力,改變了貧困落後面貌。經濟總量大幅躍陞。2017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575.6億元,是1978年的137倍。人均生產總值從221元躍陞到21824元,是1978年的98.8倍。經濟結構明顯優化。財政總收入、總支出分別達到107.6億元和298.7億元,是1978年的476倍和368倍,有力地支撐了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
 
  1978-2017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47.7億元,年均增長19.3%,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投資以年均20.4%的速度高速增長,基礎設施條件發生歷史性變化。交通方面,建成7條高速公路、通高速里程481公里,公路通車里程由1978年5139公里增加到13028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水泥(瀝青)路、村村道路硬化。銅仁鳳凰機場竣工投入使用,湘西機場、黔張常快速鐵路、張吉懷高速鐵路加快建設,即將步入高鐵、航空時代。
 
  產業體系顯著完善發展活力得到釋放
 
  湘西依托特色資源優勢,搶抓產業發展的有利機遇,突出旅遊景區、工業集中區、農業園區、商貿物流區“四區”建設,構建具有湘西特色的新型產業體系。特色農業加快發展,形成柑橘、獼猴桃、茶葉、煙葉、蔬菜、油茶、中藥材(含百合)和以湘西黃牛、湘西黑豬為主的養殖等8大特色產業,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了以錳鋅為主的礦產品加工業、以白酒為主的食品加工業、以中藥材加工為主的生物製藥業、以民族工藝品為主的旅遊商品加工業等四大產業集群。2017年,旅遊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達15%,接待遊客445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25億元,成為全國旅遊高增長地區和十大旅遊熱點地區。
 
  始終把改革作為推動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積極性,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十二五”期間,全州累計實施招商項目近千個,到位資金708億元,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10%以上。2017年,湘西州實際利用州外境內資金327.5億元,新引進項目92個。
 
  城鄉面貌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高
 
  湘西堅持走山區特點、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子,基本形成了“1個州府核心城市、3個重點經濟區、1小時旅遊經濟圈、7個縣城區域節點”的新型城鎮體系。全州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6.3%提高到45%,城鎮常住人口由12萬人增加到118.6萬人。湘西經開區路網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城市配套項目建成運營,州府吉首成為武陵山區的一顆亮麗明珠。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0.24%,空氣品質名列全省前茅,今年湘西州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綠色生態已成為湘西的第一形象。
 
  湘西先後實施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新世紀扶貧開發、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精準扶貧等重點民生工程,推動湘西州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繁榮發展,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2013年以來累計脫貧40.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1.93%下降到2017年的10.41%,吉首市實現脫貧摘帽,湘西州進入了減少貧困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增收最快的時期。2017年,湘西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73元,比1978年增長61倍,年均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728元,比1997年增長了5倍。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