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时政要闻

廣州市擬立法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19-07-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朱樺 報導:昨日,廣州市司法局、廣州市科技局聯合舉辦《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邀請15位來自穗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的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聽證。
 
 
  記者了解到,此次聽證會涉及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直接撥付港澳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是否合理及鼓勵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是否合理可行兩個方面。對於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直接撥付港澳高校及科研機構是否合理問題,聽證陳述人在發言中指出,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交流合作,促進粵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條例(草案)》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19]1號)關於「鼓勵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向港澳開放科技計劃項目」的精神,建立市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機制,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牽頭或獨立申報本市科技計劃項目。這是廣州積極吸引和對接境外創新資源,探索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重要舉措。15位聽證代表在聽證會的陳述環節各自發表了意見。多數代表支持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認為一方面進一步強化穗港澳科技創新合作,解決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在大灣區自由流動的障礙;另一方面有利於探索穗港澳多層次科技合作機制,進一步提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水平。部分代表還建議廣州應推進與港澳知識產權、科技合作等領域規則對接,在成果歸屬、轉化落地等應有周全的制度安排。同時,也有少數代表認為,廣州本地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眾多,在本市財政科研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本市財政資金應該更多用於支持本地項目的科研和發展。
 
  對於鼓勵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是否合理可行問題,聽證陳述人在發言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人才的合理流動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環節。高校、科研院所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具備更好的研究能力,對技術更加熟悉。允許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更有可能實現高質量的技術成果轉化。15位聽證代表在聽證會的陳述環節各自發表了意見。多數聽證代表認為此舉將有利於充分發揮本市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集中的優勢,激勵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人才的創新力向社會釋放,提高科研成果向企業轉化的成功率,並對完善這一制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聽證會的討論環節,各位代表圍繞如何促進港澳創新資源在廣州聚集以及創新成果最終落地廣州,以及設立離崗創業期限、完善離崗兼職人員績效考核機制、設立人才項目補貼等建議積極討論,踴躍發表意見。
 
  廣州市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立法聽證會採取「線下」+「線上」的模式,在專題網頁增加聽證代表與網民互動交流欄目,並對現場聽證會同步進行網絡視頻直播,突破了現場聽證會時間短、參與人員有限的局限,充分發揮現場深度吸納民智和網絡廣泛匯聚民意的優勢,最大限度聽取各方意見,凝聚社會共識。舉辦本次立法聽證會,是廣州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舉措,也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據了解,此次立法聽證會後,市司法局和市科技局將根據各方意見對《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草案)》進行認真研究和修改完善,再按立法程序報市政府審議後向市人大提案。
 
  廣州科技創新立法關係到創新驅動戰略實施,關係到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關係到廣州社會經濟發展,立法將進一步完善廣州科技創新促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各類創新主體力量、激活廣州創新活力,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提升廣州科技創新水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