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黑龍江:健全社會兜底機制 保障各類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2020-07-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民政作為社會兜底保障部門,在全省『六穩』『六保』特別是『保基本民生』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7月1日,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四場「黑龍江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黑龍江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表示,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突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等重點工作,健全社會兜底機制,完善救助政策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服務保障好各類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發佈會現場
 
  一是在「兜底」上下功夫,做到「精準排查、精準幫扶」。疫情以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通過各類渠道排查超過900萬人次,為困難群體送去各類生活物資、防疫物資價值800多萬元;疫情期間實行低保審批不中斷、在保人員不退出,救助金不停發、不追繳;建立貧困監測預警機制,將所有貧困人口納入預警監測範圍,開展信息比對和摸排;落實貧困人口「單人保」政策和低保漸退制度,確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疫情以來,新審批低保、特困、低收入對象近6萬人,將有返貧風險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000餘人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範圍。
 
黑龍江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
 
  二是在「救急」上下功夫,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推動建立鄉鎮政府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群眾遇到困難先行救助,後補手續,放寬臨時救助戶籍地申請條件,臨時救助「異地辦」6000餘人,疫情以來,全省臨時救助近9萬人次,支出救助資金6000多萬元。推出低保審批「不見面、網上辦」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五+」措施,即「線上+窗口」、「安全+高效」、「規範+精準」、「報告+入戶」、「臨時+長期」,大力推行審核審批全流程線上辦理,省、市、縣全面公布社會救助求助熱線,第一時間解決困難群眾訴求,為低保辦理按下「快進鍵」。
 
  三是在「提標」上下功夫,做到「標準不減、待遇不降」。啟動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兩次提高了價格臨時補貼標準,為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億多元,惠及困難群眾近500萬人次,確保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今年黑龍江省還將按照動態調整機制要求,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惠及更多困難群體。
 
  四是在「擴面」上下功夫,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全面落實民政部《關於堅決做到應保盡保 切實保障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範圍;重點完善「支出型」和「低收入」兩類家庭救助辦法,將困難家庭中的一、二級殘疾人,智力、精神三級以上殘疾人,啟動大病醫療保險的重病患者按「單人保」納入低保範圍。(王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