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特别报道

破壁2020:「兩河流域」的鄉村振興「博興方案」

2020-07-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汽車沿316省道由西向東駛出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城,公路兩邊相距不過數十米,卻是兩幅光景:南側是集聚了眾多金屬加工企業的店子產業園;北側則是坐落有店子鎮、呂藝鎮、喬庄鎮三個農業大鎮的黃河、小清河「兩河流域」。
 
  自成為山東省財政金融政策融合鄉村振興戰略試點後,博興縣這個擁有50.5萬人口的900.7平方公里土地上,亮點頻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全省唯一水產品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全國建行系統最大一筆涉農項目政府採購中標合同貸……博興縣,通過建立動態管理的財政金融融合鄉村振興項目庫,靈活運用風險補償、保險、貼息等金融手段,撬動金融資本和工商資本聚集支持項目庫建設,以期為山東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博興方案」。

  一個農民,一池蝦
 
  「蔡寨和喬庄,博興的『北大荒』。」直到本世紀初,地處博興縣北、黃河灘涂的喬庄鎮因土地鹽鹼化嚴重,導致作物低產、鄉村發展遲緩,當地人也用這句話形容其當時的處境。
 
張小兵與絕產的蝦池
 
  2001年開始,每年從南方空運至此的南美白對蝦蝦苗改變了喬庄鎮的樣貌,喬庄鎮水產管理辦公室主任程玉華告訴記者,經過10年的發展,以前「歉收」的鹽鹼地上挖出了1.2萬個蝦池,水面總面積達3.2萬畝,每年產值近7億元。
 
  6月19日,本報記者跟隨山東省財政廳調研組前往博興縣喬庄鎮劉善人村調研時,在院子一角站着一位1米7左右、黑瘦的中年人,舉着手機笑着拍照,他就是當天到村委會找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出保的張小兵,2008年結束打工生涯、專心回家養蝦的他,養了5個總面積近10畝的蝦池。
 
  收成好時,像張小兵一樣的農戶,每畝靠養蝦的純利潤近萬元,張小兵亦靠十餘年來養蝦賺的錢改建了房屋,改善了生活,「雖然賺了錢,但是倒沒攢下多少。」他說著和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年每畝蝦苗、飼料等物資成本就得6000多元,所有蝦池總共投入6萬餘元,為了留下錢供家裡開支,以往這些前期支出都是從經銷處賒賬,賣蝦後再還。」
 
  去年5月,博興縣郵政儲蓄銀行喬庄鎮網點工作人員找到了張小兵,向他推薦了貼息後0利率的「創業擔保貸款」,「我提供了水產養殖證以及養蝦證明,獲批了5萬元,這些『白用』的錢,幾乎就可以解決前期費用了。」
 
  前期費用不用愁了,但是在養蝦過程中,張小兵和多數農民一樣還是「提心弔膽」,「如果蝦得病,可能一個蝦池都會絕產。」張小兵說,以前就有農民因此轉包了蝦池再次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尋求穩妥的他,在今年5月18日,博興縣安排300萬元資金為1萬畝白對蝦按照50%進行投保補貼時,第一時間給家裡的蝦池入了保險,「沒想到剛入完保險,6月中旬,一場突如其來的蝦病讓我一個蝦池絕了產,在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說後,今天,我收到了保險公司賠償的一萬兩千元,保本了。」
 
  據了解,今年4月,山東省財政廳公布2020年省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名單,省財政按照規定比例對市縣財政保費補貼總額給予獎補,於是,白對蝦首次擁有了政策性農業保險。5月份中國人壽財險公司博興分公司開始在當地大力推廣,縣級財政安排300萬元資金,一個月後,數百萬元保費兌現了對農民「保本」的承諾。

  一座「小鎮」,11村人
 
  從喬庄鎮向南,穿過一條幽靜的田間小路,呂藝鎮農業龍頭企業——山東博華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環翠之間。
 
在博華農業工作的「原住」農民
 
  地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內,總投資34.43億元的博華農業,從2012年創設之初,便開始着手構建集高效農業、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農業於一體,集產業生態、景觀化建設、可持續發展於一體的鄉村振興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園區。
 
  針對綠化苗木繁育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博興支行為博華農業引入「林業資源開發貸」產品,以8年為周期提供資金3億元。
 
  在博華農業育苗「車間」里,多數是園區所在地「原住」村民。在得到附近11個自然村的流轉土地後,博華農業在園區內建起了居民樓,部分崗位優先吸收「原住」村民,助力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角色轉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吸收當地有勞動能力的農民作為產業工人的同時,博華農業專門建設養老機構,每月為入駐養老機構的老人提供一定額度的免費水電;並通過博興農商行發放的6000萬元低息富民生產貸,承擔起博興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200人脫貧任務,探索出「金融+企業+貧困人口」的扶貧模式。
 
  行走在博華產業園內,居民區和廠區、種植區相隔最近幾十米,上下班的職業農民或騎電動車、或步行穿梭其中,四周被綠植包裹,宛若一座和諧、秩序的「世外小鎮」。
 
  記者了解到,博興縣利用PPP模式及專項債券,以投資8.1億元建設的呂藝鎮田園綜合體項目為依託,建設循環農業產業集聚融合示範區、花卉苗木產業優化提升區、呂藝新區醫養服務中心以及農業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加快創建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50萬貸款,零公里
 
  無抵押物、抗風險性差的農業,一直以來很難獲得貸款,農民若要擴大生產,「精打細算」攢錢置地這種低效發展路徑在農村歷來是主流,但涉農貸款的持續投入,很大程度改變了這種狀況。
 
店子鎮大楊村合作社內
 
  去年,受「利奇馬」颱風影響,店子鎮大楊村蔬菜大棚因小清河水倒灌絕產,「就在我們一籌莫展時,農商行的工作人員就帶着貼息貸款找上門了。」大楊村黨支部書記楊明良表示,農商行已經給他授信了50萬元額度貼息貸款,這些貸款幫他以及同村的種植戶度過了難關,「其實,當時這些蔬菜大棚就是在農商行工作人員幫助下貸款建的。」楊明良指着9座長246米、寬32米的蔬菜大棚說到。
 
  「我縣以創業為抓手,以政策激勵為導向,切實用足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于永增表示,從今年開始,博興縣借款戶達225戶,發放貸款2719萬元,「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創業戶辦理創業擔保貼息貸款,實現『零公里』服務。」
 
  除工作人員走到田間地頭、挨家挨戶「送錢」外,近期,博興縣農商銀行亦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加強普惠金融建設。據了解,截止目前,博興縣農商銀行累計開展整村授信84個,已有65個村莊完成;累計預授信6219戶、授信總額達3.63億元;同時通過挖掘博興「中國草柳編之鄉」、「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等優勢產業,制定個性化服務政策,截至5月末,累計發放「魯擔惠農貸」231戶、累計發放貸款金額0.52億元。
 
  目前,博興縣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多部門參與的財政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督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下一步博興縣將繼續加強涉農資金整合,加大財政支農投入,整合資金2020年達到3.5億元以上;加大農業貸款貼息力度,提高風險補償基金規模。
 
  在黃河、小清河之間的「兩河流域」,博興縣全面實現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三生三美」之路已經啟程,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之「博興方案」亦見雛形。(孫珂 侯寶之)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