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灣區媒體聚焦望城】系列報道二

2020-11-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美麗鄉村引人艷羨:這才是我們向望的生活

 
    「土地平整,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村落,落英繽紛、旖旎多姿,也正是如今長沙望城農村的真實寫照。
 
 
    11月17日,粵港澳大灣區媒體高層商界代表採風團來到望城區靖港鎮復勝村虢大灣示範屋場。從長沙市區出發不到一個小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鄉村景象映入眼帘。
 
    今年長沙全面啟動以「生態優、村莊美」為主題的美麗屋場創建活動,打造了一大批村莊綠化、水體淨化、地面潔化、庭院靚化、民風淳化的「美麗屋場」。虢大灣正是其中之一。
 
    「生活在虢大灣幸福指數真高。」採風團成員忍不住感慨。
 
    環境整治「百天大變樣」
 
    院落之間沒有籬笆、圍牆,堂前溪流池塘清澈見底,屋後花園菜畦家家必備,走進虢大灣,到處風景美如畫:綠籬婆娑,花草依依,流水潺潺,現代民居錯落其間,鄉村巷道整潔有序、四通八達,老人小孩在院子草地上,享受着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
 
 
    虢大灣有75戶278餘名村民,將村落建設得如此整齊有序、美麗宜居,需要多長時間?虢大灣給出的答案是三個月。
 
    靖港鎮復勝村黨總支書記孔迪祥介紹,虢大灣是典型的湖區屋場,房前屋後到處圈地建墳,其中還有個佔地面積上百平米家族墓葬群,大有死人與活人爭土地、墳墓包圍村莊的趨勢。
 
    「遷墳能否成功是虢大灣蝶變的關鍵。」孔迪祥說。
 
    今年三月份開始,靖港鎮黨群理事會協助支村兩委組織村民日夜召開屋場會達20多次,並實行中心戶聯戶包幹制,逐一上戶講述建設藍圖,逐步突破。兩天內,虢大灣村民就義務將屋場內128冢墳全部遷移,建成湖區鄉鎮首個節地花園式墓地。
 
    與遷墳同步進行的還有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等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婦女兒童也被發動到了美化環境的行動中。虢大灣先後成立了花草養植興趣小組、菜園美化競賽小組、庭院美化互助社、婦女兒童美育小組等,特別婦女發起「少打麻將多養花,美化庭院頂呱呱」的號召,得到廣泛響應,61戶自發學起了養花,75戶自主對菜園進行了美化。
 
    如今虢大灣 「開門見綠、推窗見景,環境好了,白鷺也飛來了」,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樣板。
 
    村民謝桂蘭的家是虢大灣的「明星」,二層小樓後面的菜畦收拾打理得堪比花園,菜畦里不僅有各種應季蔬菜,還有很多鮮花。謝桂蘭成為採風團成員羨慕的對象。談起家裏的院子,謝桂蘭豎起大拇指:「政府這個政策太好了,我們的菜畦改造得到了大力支持,房子變美了,生活也美了。」
 
    特色產業激活致富引擎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就要求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美麗鄉村建設之中。
 
 
    虢大灣位於長沙兩大人氣旅遊景點——千龍湖度假區和靖港古鎮之間,而且本身自然風光優越,別具江南水韻風情。依據虢大灣的自身優勢,當地政府在保護虢大灣原有鄉土鄉情的基礎上,以「蔬果花園水村」為定位,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宜業。
 
    孔迪祥介紹,虢大灣村開拓了親子研學、訂單農業、農耕體驗、果蔬採摘等新業態,啟動「庭院經濟」創業幫扶項目,引導村民根據自家優勢,錯位選擇特色美食、手工藝品等創業項目。「十一」期間,在虢大灣屋場舉辦的農旅融合產品推介周暨鄉村燈會活動吸引一大波城市客流來到虢大灣,讓村民實實在在收穫美麗鄉村帶來的「美麗經濟」。
 
    「以前村里墳太多,晚上都不敢出門。」虢大灣村民王思佳興奮地告訴記者,環境改善後,農家樂也興起來了,「十一期間我們家就接待了好幾桌農家樂。在長沙城區上班的兒子也經常帶同事來玩。通過發展農家樂,我們有了更多的經濟來源,生活更有奔頭。」
 
    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表示,從虢大灣村看到了湖南新農村建設的水平很高,「新農村建設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保留原貌原生態,根據鄉村特點改造。虢大灣村民生活,真是讓人嚮往的生活。」
 
    孔迪祥介紹,虢大灣下一步將開發「虢大灣」品牌系列農特產品,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真正讓虢大灣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做出精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新區。
 
    據了解,像虢大灣村一樣美麗的屋場在望城呈現出遍地開花之勢。
 
    截至目前,望城45個屋場都已啟動建設,其中區級「示範屋場」10個、區級「美麗屋場」35個,推薦參與市級「美麗屋場」創建21個。(周芷行 何雯 文新征)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