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張慧代表:多措並舉保障改善民生 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2021-03-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過上好日子是老百姓最樸素的願望,也是黨和國家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作為一名來自鄂倫春族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張慧對少數民族民生福祉的改善有着切身的感受。3月8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新聞發佈會上,她表示,在黨和政府關心支持下,鄂倫春族改變了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國家提供的免費住房,享受免費醫療,子女上學也享受特殊的政策,可以說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鄂倫春族的生活也折射出黑龍江省民生工作的點點滴滴。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張慧 徐旭/攝
 
    多年來,張慧一直關注民生方面的方針政策。「十三五」期間,龍江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困難,但民生投入的力度始終不減,民生保障持續改善。比如,去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五年城鎮新增就業282.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持續增長;改造城鎮棚戶區62.7萬套、老舊小區51.9萬戶、農村危房43.7萬戶;現行標準下62.5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均達95%以上。
 
    張慧從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了解到,「十四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採取一系列綜合性措施,讓民生事業更有「溫度」,特別是省「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民生福祉改善實現新突破」、「要推動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實現新突破」,一定會讓全省人民生活有更大的改善。主要從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收入。主要是四個方面:把拓展城鄉居民增收渠道當作重要工作,特別注重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以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畢業生等為重點,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還將逐步健全農民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增長機制,相信「十四五」時期龍江老百姓腰包會越來越鼓。
 
    二是就業。抓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主要包括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還要通過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個體經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給予引導支持。為了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還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健全培訓制度。同時,還將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托底幫扶,幫助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十四五」期間,全省將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0萬人的目標。
 
    三是社保。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將進一步健全,退休人員收入會更多;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將繼續深化,擴大異地就醫結算範圍,讓更多群眾看病就醫少跑腿、少折騰;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也將進一步完善;在做好退役軍人、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的社會保障工作的同時,構建完善的社會救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體系。
 
    四是教育。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的保障機制將會更加完善,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將會推動優勢學科交叉互補,辦好「雙一流」大學;還會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發揮在線教育優勢,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可以說,未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將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五是醫療。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入,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越來越多的高質量醫院、高水平醫護隊伍將出現在我們身邊;提升基層醫療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讓廣大群眾就近也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還將在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殘疾康復上加大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堅持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和水平。
 
    張慧表示,通過努力,黑龍江一定能夠在實現東北振興中,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記者 張曉磊)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