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百年恩怨 何以至此?

百年恩怨 何以至此?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0-09 11:18:42 來源:央視網

 巴以局勢驟然升級。

 當地時間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以色列軍隊則對加沙地帶展開多輪空襲作為回應。

001.jpg

 「阿克薩洪水」與以色列「鐵劍」

 當地時間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近年來最大規模火箭彈襲擊,2個小時內,發射數千枚火箭彈。

 一些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從陸地、海上、天空三面突襲以色列邊境,在以多地發起襲擊。

 哈馬斯方面發表聲明稱,針對以色列最新一輪代號為「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已經展開,並宣稱「在此次行動的前20分鐘內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

 同日,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宣布麾下武裝人員加入哈馬斯的行動。

 根據多方發布的視頻顯示,有武裝人員闖入加沙地帶以色列人住宅、俘虜和繳獲以軍士兵和坦克。

002.jpg

 哈馬斯公布抓獲以色列人視頻

 在襲擊發生數小時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公開聲明稱,「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戰爭」,並宣布以色列進入「戰爭狀態」,同時指示動員預備役部隊進行還擊。

 以色列國防軍隨後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目標發起代號「鐵劍」的行動,出動數十架以軍戰機轟炸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

003.jpg

 當地時間10月8日凌晨,以色列對加沙城發動空襲,大火和煙霧從建築物上方升起。

 雙方之間的衝突持續了一整天。

 7日晚,以色列特拉維夫和其他地區遭受了新一輪的火箭彈襲擊。而在加沙地帶邊境的22個地區,雙方交火一直持續,以色列國防部稱已向當地增派4個師的兵力。

 8日凌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以軍將出動全部軍事力量摧毀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

001.jpg

 同時,以色列宣布「斷供」加沙,即停止向加沙地帶供應電力、燃料和物資,意在摧毀哈馬斯和傑哈德的軍事和治理能力。

 據悉,加沙地帶約三分之二的電力依賴以色列供應,以色列宣布「斷供」很可能進一步加劇加沙地帶能源捉襟見肘的現狀。

002.jpg

 當地時間10月8日,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本輪衝突已造成以色列方面300多人死亡、1900多人受傷;巴勒斯坦方面,在加沙已經有232人在以色列的空襲中死亡,約1700人受傷。

 「阿克薩洪水」:突襲或並非「突然」

 巴以此次大規模衝突,是自2021年5月以來雙方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同時也是巴以近20年來最大規模衝突。

 對此,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當地時間7日稱,本輪巴以衝突的爆發原因在於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對待。

003.jpg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猶太定居者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挑釁行動,以及以軍在約旦河西岸地區殺害巴勒斯坦民眾,是哈馬斯報復行動的直接導火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情況最複雜的地區性難題,巴以衝突背後隱藏着歷史根源,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內部因素,更有大國干預等外部因素,但究其根本,還是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權要求。

 巴以和平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是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和猶太人定居點問題。

 1917年,英國軍隊奪取耶路撒冷,隨後三十年,大批猶太人湧入巴勒斯坦。此後,根據1947年聯合國決議,以色列建國,耶路撒冷也被「分裂」,其中,西耶路撒冷主要是猶太人聚居區,東耶路撒冷主要是阿拉伯人聚居區。

001.jpg

 但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單方面宣稱整個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而巴方則要求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

002.jpg

 同時,在美國長期默許下,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而國際社會認為,所有的猶太人定居點都屬非法。對此,巴方強調,一旦猶太人定居點擴建計劃重啟,巴方就不會將和談繼續下去。

 和談始於1993年,巴以之間簽署了第一份和平協議——《奧斯陸協議》,但之後的和談屢次重啟、中斷。2014年4月後,巴以和談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此次衝突看似突然,卻是巴以和平進程遲遲難以推進,加之2023年以來,巴以雙方的暴力衝突「急劇增加」,終於導致形勢的重大惡化。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晉指出,近年來,以色列政府日益強硬的態度以及猶太定居點定居者人數的快速增長,是導致雙方衝突持續不斷並逐步加劇的主要原因。

001.jpg

 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文內斯蘭指出,僅今年6月至9月,以色列就在這些地區新建了一萬多套住房,而這嚴重違反了實現巴以和平的兩國方案的原則。

 文內斯蘭稱,由於兩國人都對於推動和平進程感到希望渺茫,出現了一個危險和動盪的真空狀態,雙方的極端分子乘虛而入,越來越多地使用致命武器,導致衝突日益升級。他介紹,這是自2005年以來,巴以衝突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各國回應巴以衝突

 巴以新一輪衝突發生後,阿拉伯世界密集發聲。

 阿爾及利亞等部分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表示譴責,呼籲國際社會承擔起責任,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保護,並強調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佔領是巴以衝突的核心,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應該受到保障。

 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

 伊朗外交部表示,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是一種自我防衛,伊朗支持巴勒斯坦人維護自己的權利。

 埃及總統塞西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通話中警告巴以局勢有惡化、陷入更多暴力循環的危險,從而威脅地區穩定與安全。

 沙特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正在密切關注巴以暴力事件和衝突局勢的進展。沙特還呼籲雙方立即阻止局勢升級並保護平民。

 美國方面也迅速發聲。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譴責哈馬斯武裝分子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拜登承諾確保向以色列「提供一切適當的支持手段」。

 拜登表示,他當天早上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表明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他警告「任何敵視以色列的其它方」不要「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優勢」。

002.jpg

 對此輪巴以衝突,我國外交部回應: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停火,保護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巴以衝突反覆上演,充分說明和平進程長期停滯不可持續。平息巴以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應當增強緊迫感,加大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投入,推動巴以雙方早日恢復和談,尋求持久和平之道。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此作出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朱劍明 百年恩怨 何以至此?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