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商報時評】多管齊下 讓香港生機勃勃

有片 | 【商報時評】多管齊下 讓香港生機勃勃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10-27 08:24:5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涵蓋廣泛,其中引入多項新措鼓勵生育,成為市民熱議焦點。李家超特首昨表示,旨在透過政策導向,清晰說明政府希望市民生育愈多愈好。全球多地近年也苦於應對出生率低之窘,誠如特首坦言,倘不採取行動,逆轉情況可能性很微。當局秉持事不避難、積極作為的態度,多管齊下讓香港再次生機勃勃,無疑值得支持。

施政報告屢獻新猷,鼓勵生育的政策組合拳正是其中一大亮點。除了香港史無前例的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系列措施尚包括:提高與子女同住的扣稅額、優先安排購買資助房屋、優先安排入住公屋輪候時間、增加公營資助生育服務名額、新設輔助生育服務扣稅優惠、增加在職家庭津貼、增加幼兒中心名額和津貼、推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加強「社區保姆」服務、新推家庭教育推廣計劃等,措施共計超過十項。今次出招可謂又新又多,且面面俱到,從現金、住屋、教育、託管等全方位作出鼓勵,力求減少窒礙生育意欲的因素。

當然,生育大事,是逼不來的。李家超亦直言明白這是個人決定,對其非常尊重。生不生?除財政考量外,社會因素也不可忽視。當今自由主義、個人主義高漲,不僅生育率、結婚率拾級而降,時下不少青年甚至沒大意欲結交伴侶。故此,對於想生育而未有生育的,政府須盡量加強支援,如施政報告般在財政、教育、房屋等方面多想辦法,以減輕想生育者的後顧之憂,能夠「想生就生」;而對於現時生育意欲不大的,則要盡量營造有利生育的文化和氛圍,李家超便冀帶出一個政策導向,令社會明白增加生育率對香港整體有幫助,當局也高度重視這個關係長遠可持續性的議題。經濟發展好了,市民幸福感增強,對未來有信心,自然更願生育下一代。

無論如何,政府在鼓勵生育方面的角色被動,其他地方如新加坡、日本、韓國等也不斷出招,惟始終無法扭轉生育率下跌的大趨勢。受累疫情,去年香港總和出生率(即每千名女性的出生人口)跌至歷史最低的701,即使疫前一年亦僅1064,遠低於人口替代下限的2100。事實上,香港對上一次出生率達標,已要追溯到1979年!即如新加坡,亦要追溯到1970年代中。環顧周邊,相信無人低估提高生育率的難度。

為了優化香港人口結構,紓緩人口老化下供養負擔及確保勞動力的可持續供應,鼓勵生育自然是一條出路,同時輸入人口亦為不可排除的辦法。去年施政報告已部署積極搶人才,截至9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約16萬宗申請,逾10萬宗獲批,約6萬人已抵港,數字倍多於去年全港出生人口的3.25萬。今年又加推幾招吸引人才,包括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擴大「高才通」大學名單、放寬越南等新興市場的人才簽證、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試行「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及放寬來港派駐人員「一簽多行」北上內地等,都值得肯定。

應對人口挑戰任重道遠,施政報告已提出多項解決辦法,更彰顯了新政策導向。要使香港生機勃勃,育人和搶才實在缺一不可。

責任編輯:鄭嬋娟 有片 | 【商報時評】多管齊下 讓香港生機勃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