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泰去年扭虧賺98億 2019年後首派息 今年擬增聘5000人

國泰去年扭虧賺98億 2019年後首派息 今年擬增聘5000人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3-14 08:29:5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航空業正在全面復蘇。國泰航空(293)昨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期內轉虧為盈錄得純利97.89億元,為自2019年以來首次;同時恢復派末期息每股0.43元。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宣布,向每名員工派發相當於7.2周的合資格酬金,連同較早前已發放最多10周的特別酬謝金及酌情花紅,每名員工共計享有最多17.2周酬金。

1.png

國泰航空昨午公布業績後,股價曾升7.7%,破頂高見9.35元,收報9.18元,升5.8%,成交增至6億元。


林紹波:國泰回來了!

林紹波解釋稱,去年國泰業績表現,主要受惠防疫限制放寬後,需求強勁反彈所帶動。他在公告聲明中表示:我也要感謝各持份者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激勵我們成為首選的公司。我們蓄勢待發,將盡量發揮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潛力和創新精神——國泰回來了!

4.png

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左二)解釋稱,去年國泰業績,主要受惠防疫限制放寬後需求強勁反彈。

林紹波宣布,集團繼去年招聘3000人後,今年計劃再增聘5000人,預料到今年年底,總員工數將達2.9萬人。至於機師流失的問題,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麥皓雲稱,流失率自2022年達到22%的頂峰後,去年已回落至5%的疫前水平,而年初至今,流失率更低於2%。麥皓雲估計,若客運要全面回復疫情前水平,合共需要3400名機師;現時機師數目為2900名。

客運全部恢復時間推遲一季

期內國泰航空旗下香港快運同樣轉虧為盈,錄得溢利4.33億元,主要受惠於強勁的旅遊需求,尤以亞洲短途航點為甚。至於另一附屬公司華民航空,去年錄得溢利7.78億元,按年輕微增長0.2%。

國泰航空預計,及至2025年第一季之內,客運可望全面恢復至疫情水平,惟進度較早年估計的今年底,稍為推遲一季。林紹波解釋稱,這與早前取消部分航班有關,他強調經審慎管理後,已輕微調整航班時間表,自2月及3月已沒有取消航班,有信心日後航班能夠保持穩定。

1.png

國泰航空預計,至 2025年 第一季之內,客運可望全面恢 復至疫情前水平。 中通社

林紹波又強調,設下明年首季客運全面恢復至疫情水平的目標,與全球同業一致,沒有落後同業進度。「目前入境香港旅客的運力,已相當接近疫情前水平,但轉機及過境運力仍未恢復,未來將會增加到港過境的運力比例。」

未來擬加強大灣區招聘

談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林紹波稱,國泰位於蛇口郵輪母港的全新貴賓室營運非常順利,未來會在大灣區加強投入「多式聯運」。林紹波又指,去年集團合共在內地招聘逾100位空中服務員,為迎合內地乘客需求,未來會加強在內地及大灣區的招聘,相信未來內地空中服務員,將會是繼香港之後第二大團隊組成部分。

期內,國泰客運收入為559.51億元,按年急增3.09倍;貨運收入為221.62億元,按年減少17.9%。集團的客運收益率按年跌17.7%,至0.763元;貨運收益率更按年急跌41.3%,至2.74元。對此,林紹波解釋稱,今年首數個月收益率持續下跌,主要由於全球航空業面臨供應鏈壓力有關,相信今年的收益率,仍未回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2.png

國泰航空再次重申,計劃於今年7月底前從港府手上贖回餘下一半優先股,涉資約97.5億元。林紹波澄清,向港府派發優先股股息,不會限制普通股股息的派發。至於今後的派息政策,財務總裁沈碧嘉指出,將按以往50%的派息比率為目標。

有傳聞指中國國航有意增持國泰航空,林紹波就此回應稱,此乃市場揣測,強調國泰母公司太古集團無意出售國泰航空持股。

3.png

機管局推動SAF使用 助減碳排放

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易志明議員就現時往來香港的航機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狀況,向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提出書面詢問。因為SAF與傳統化石航空燃料相比,有機會減少超過八成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林世雄回覆指,香港國際機場現有的燃料基礎設施,已可供航空公司接收、儲存及採用預先混合的SAF。香港其中一家本地航空公司於2022年3月及7月成功在香港國際機場採用了兩個批次的SAF。然而,目前全球SAF的總供應量仍然偏低。

機管局正積極推動SAF在港應用,當中包括協調機場燃料基礎設施營運商,取得國際航空碳抵銷和減排計劃的可持續發展標準認證,以助航空公司進行相關的碳抵銷。

機管局亦與相關政府部門協作,簡化運送及儲存SAF的審批程序,以便利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SAF。其中,機場燃料基礎設施營運商近日已按照新修訂的《危險品條例》完成牌照更新。經修訂的《危險品條例》使本港危險品(包括SAF)的分類、標記及標籤等規管標準與國際接軌,也使製造、運送、貯存及使用危險品的發牌制度更加完善。此外,機管局已應政府要求就SAF展開顧問研究。

【行業動態】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緩慢 內地三大航企仍錄虧損

國泰航空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內地航企復蘇腳步則參差不齊:一方面,個別航企盈利有望超越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內地三大航企,包括中國國航(753)、東方航空(670)及南方航空(1055)較早前仍先後發盈警,主因是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相對緩慢、國際航線整體恢復進度不及預期,以及航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所致。

其中,中國國航1月份發出的盈警指,預計截至去年底止的虧損介乎9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3億元,惟已較2022年的386.19億元大幅收窄。東方航空亦指,截至去年底止的虧損預期介乎68億至83億元,同樣較2022年的373.86億元大幅收窄。南方航空則指,預期截至去年底的虧損介乎35億到47億元,亦較2022年326.82億元收窄。

去年亦有內地航企業績「開門紅」。春秋航空較早前預計,去年全年將錄得純利介乎21億至24億元,有望超過疫情前、即2019年的水平。春秋航空表示,儘管國際航線及地區尚未恢復到較高水平,惟隨着近期簽證和出入境政策的持續優化,以及需求的自然恢復,均將刺激出入境旅客的快速增長。吉祥航空較早前亦曾預計,去年全年純利將介乎6.8億至8.8億元。(記者鄺偉軒)

責任編輯:鄭嬋娟 國泰去年扭虧賺98億 2019年後首派息 今年擬增聘5000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