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藝術】「時光蹤跡:重溯傳統」傳統手藝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有片|【藝術】「時光蹤跡:重溯傳統」傳統手藝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3-18 19:51:1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藝術三月除了有令人矚目的藝術盛會,也有諸多藝術展覽令觀眾沉浸在藝術氣息之中。名表品牌江詩丹頓攜手本地慈善機構飄雅活藝(Craftson Peel)於即日起至3月18日在香港大館舉辦「時光蹤跡:重溯傳統」藝術展覽。這是一次探討傳統手藝與當代藝術之間的對話,旨在讓時間洪流中慢慢消失的手藝和民間智慧成為經典,讓日常生活中漸漸消失的文化延續。展覽重新演繹本地的文化遺產,為正在消失的手藝和民間智慧延續精髓,藉此勉勵本地藝術家以創新思維傳承專業知識及分享他們的想法與熱情。

廖榮想,銅鑄作品《回歸的祝願》,2016。

      展覽匯聚了來自不同世代的本地創意藝術家,包括香港碩果僅存的鑄銅工藝師廖榮想師傅,致力把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年輕混合媒介雕塑創作者林繁盛,後者把傳統的鑄銅技術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創造出獨特的當代藝術文化。當代畫家許開嬌則以中國傳統刺繡藝術為創作,並以嶄新演繹方式演化為別致的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通過展示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融合的作品,讓觀眾重新認識傳統手工藝的價值。

林繁盛,銅鑄作品《葉》,2016。

林繁盛、廖榮想和林昆佑,《一帆風順》,2023。

      展覽探索了各種主題,回顧了文化歷史的不同面貌從神話與民間傳說到現今的香港。廖榮想師傅和林繁盛亦展示了自己的藝術創作,通過描繪傳統觀念中的知覺、哲學、因果和文化的鑄造藝術,展現出充滿幻想意象的作品。展覽中幾件糅合兩位工匠經驗的共同創作作品代表了傳承的重要性,展示他們受古代中國傳統和工藝啟發的成果——掌握青銅的使用,到受到古老工具如鏡子和門環啟發的靈感,再到鑄造技術與對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現代詮釋相融合,創造出蘊含歷史意義的作品。

廖榮想,《靜蓮婀蜓》,銅和銀製作,2021。

      許開嬌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自然世界,靈感源自於本地城市景觀「金魚街」——金魚在中國傳統象徵幸福和幸運。她把這個美好寓意帶回到現代的香港,更對常見物品的詮釋與源遠流長的中國刺繡藝術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單薄的塑料物質上應用具有挑戰性的刺繡技巧,創造出栩栩如生的金魚圖案。

展覽現場的藝術工坊展出多款藝術腕表。

      展覽的亮點之一是江詩丹頓推出的全新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Tribute to Explorer Naturalists腕表,該系列靈感源於博物學家在1830年代初乘坐英國「Beagle貝格爾號」展開的傳奇遠洋科考之旅,將古老的手工藝與現代創新相結合,展示了品牌在藝術工藝領域的成就。品牌藝術工作坊內的手工雕刻、琺瑯彩繪、機刻雕花和珠寶鑲嵌大師交替施展精湛技藝,為表盤注入鮮活的藝術生機,彷彿開啟一扇瞭望世界的視窗。(攝影、剪輯、記者:Katherine)

 IMG_1402.jpeg

「時光蹤跡:重溯傳統」藝術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3月18日

時間:早上10:00至晚上8:00

地點: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Duplex Studio

網上預約登記:https://outlook.office365.com/book/VacheronConstantinExclusiveExhibition@RICHEMONT.onmicrosoft.com/

 


責任編輯:副刊 有片|【藝術】「時光蹤跡:重溯傳統」傳統手藝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