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綠色轉身 鎂都蝶變 營口大石橋織牢織密生態環保網

綠色轉身 鎂都蝶變 營口大石橋織牢織密生態環保網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2-08 23:17:4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營口大石橋市始終秉持菱鎂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不斷推動菱鎂產業轉型升級。隨着市場份額佔比的加大,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暴露。為讓昔日的「生態傷疤」變成綠水青山,大石橋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和勇氣,展開「修復術」,織牢織密生態環境保護網,讓菱鎂產業發展產生綠色蝶變。

    「頂層設計+上下聯動」  定位鎂產業升級「新坐標」

    據了解,大石橋市全市構建了完整的綠色鎂產業規劃建設體系,積極完善菱鎂產業發展佈局,嚴格落實《遼寧省關於菱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遼政辦[2020]33號),相繼編制了《營口市鎂產業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實施計劃》《大石橋市鎂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大石橋市鎂製品及深加工項目建設指導意見》嚴控項目准入,嚴格產能減量置換,按照「淘汰一批、升級一批、兼併一批」原則,從三個層級指導企業轉型升級,兼併重組。

图二.jpg

    2021年,大石橋市主礦山已完成治理540畝,超額完成527畝治理任務;2022年完成治理108畝,超額完成88畝治理任務,礦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和修復。

    「重點項目+延長產業鏈」 聚起鎂產業研發「新動能」

    大石橋堅持項目為王、環境為要,以虎口奪食的拼勁推動項目建設,助推鎂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變廢為寶」,做到「吃干榨淨」,提升價值鏈、拓寬效益鏈。

图三.jpg

    據悉,營口菱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起,便致力於鎂質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多年來,該公司積極探索自身發展之路,在了解到「鎂肥料」的廣闊市場空間後,便開始向鎂化工領域進攻,利用自主開發與對外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國內首家「鎂肥料研發基地」,共同開展技術研發,使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提檔升級。

    如今,公司產品暢銷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鎂加工到鎂肥和鎂素營養,真正走出一條全產業鏈條綠色發展的強企之路。

    多年來,大石橋市民營企業圍繞菱鎂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工作目標,持續「謀立推建」高質量發展項目,以菱鎂產業為代表的「原字號」企業得到深度開發。目前,「謀立推建」項目23個,總投資達104億元。同時,大石橋市深入開展揚塵污染、工業爐窯治理等工作,推動完成投資1.1億元的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去年全年PM2.5濃度實現4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達到83.6%以上,讓藍天白雲成「新常態」。

    鎂產業作為綿延百年的優勢產業,大石橋市以鏈長制為新起點,不斷增強產業鏈的韌性,提升產業鏈的水平,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推動鎂產業鏈條由「短」變「長」,由「弱」變「強」。

    「生態+智能」 開創鎂產業發展「新模式」

    營口金龍集團多年來,以技術改進為驅動,管理創新為核心,不斷優化工業企業結構,打造清潔生產企業,以綠色引領企業發展未來。

图四.jpg

    金龍集團引進新的工藝,實現全封閉混煉,讓粉塵無處可逃,全程清潔生產。據該企管部部長田琳介紹,企業投入377萬對20噸燃煤鍋爐進行污染防治設施的升級改造。加裝脫硝裝置,安裝在線及工況法。投入350萬加裝一套脫硫脫硝設備,實施在線聯網監控。從曾經的機器轟鳴、塵土飛揚,到現在經過「全密閉無死角」管理和智慧建設,實現了安全、綠色、高效生產。

    目前,已有431家菱鎂企業安裝了除塵、脫硫、脫硝等污染防治設施共計1520台套。大石橋通過在線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和監督性監測,對鎂製品企業污染排放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目前,285家達到《遼寧省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2021年排放標準。

    「整治+檢測」 規範鎂產業開發「新秩序」

    近年來,大石橋市圍繞礦山開採和生態保護,重投入、抓治理,美化礦山,用生態之筆點綴綠色礦山,積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圍繞藍天、碧水、淨土三大環境重點,重拳出擊,持續開展整治工作,打造綠色工廠,使礦山的天更藍,水更清,礦山更綠。

图五.jpg

    同時,大石橋市委、市政府鐵腕治污,先後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通過實施「一礦一策」量身制定復綠規劃,推進礦產資源整合重組,堅決淘汰「散亂污」和落後產能,持續推進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目前,全市淘汰有效容積18立方米及以下輕燒爐窯、40立方米及以下重燒爐窯和1400千伏安及以下電熔爐窯等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同時,大石橋市從2018年責令停業,到如今67家停產整改企業通過整改驗收、恢復生產,據統計目前具備生產條件的涉鎂企業有327家。

    在加強提升綠色礦區發展水平的過程中,大石橋市實施實時監控和執法檢查。目前,已在全省率先為345家企業安裝692套工況法傳感器,實時監控全市鎂製品企業生產狀況,對240家企業安裝379套在線監控設備並聯網運行,做到應安盡安、應監盡監。

    大石橋市以敢為人先的闖勁積極推進園區建設。建成省菱鎂產業綜合服務平台大石橋分平台,編制完成《大石橋市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將22個菱鎂採礦權整合至9個,瑞奇礦業成為全省第一批唯一省級菱鎂綠色礦山。並且持續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完成綠化造林3000畝,閉坑及無主廢棄礦山治理面積1920畝,超額完成礦山修復五年規劃目標任務。(王藝橋 孫婉倩)

責任編輯:郭昕玥 綠色轉身 鎂都蝶變 營口大石橋織牢織密生態環保網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