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華文媒體寧德行:徜徉山海之間 尋訪福建之美

華文媒體寧德行:徜徉山海之間 尋訪福建之美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12-12 09:33:02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8日—10日,2023海絲華文媒體發展論壇暨華媒福建行活動走進寧德,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華文媒體實地採訪調研,報道展示新福建建設成就,講好中國故事。

    青山環繞,竹影婆娑,福鼎赤溪村風光綺麗。順着整潔寬敞的村道,穿過白牆黛瓦的民居,走進赤溪村扶貧展示館,窮山村弱鳥先飛、至貧先富的故事鋪展開來。上世紀80年代,赤溪村家家戶戶住草屋,窮得「婆媳同穿一條褲」,大山阻隔、耕地匱乏、道路崎嶇,村民生活極度艱辛。而今,這裏的村民實現全部脫貧,不僅全體搬進了新房,還有不少人將自己的房屋改造成文創館、民宿、餐廳、超市等,街巷白茶飄香,遠處茶山延綿,村莊遊人如織,茶產業、文旅產業日益興旺。

圖二:採風團成員聚精會神聽取講解。.jpg

採風團成員聚精會神聽取講解

    華文媒體採訪團用鏡頭定格「中國扶貧第一村」的今昔面貌,「顏值高」「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致富舉措特別有力」……眾多媒體人就赤溪村的蛻變討論熱烈。中國近年來的發展進程中,擺脫貧困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寧德市「擺脫貧困」主題展覽館,珍貴的老照片、老物件,口口相傳的奮鬥故事……展出一幅寧德「越過溫飽線」「藍圖繪到底」「打贏攻堅戰」的生動畫卷。「展覽的每張照片,都傾訴着一段生動真實的中國故事。」台灣海峽新聞網社長曾梧炫說,「寧德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中國解決貧困問題的毅力和能力。中國用實實在在的成果說話,真正做到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圖三:採風團走訪茶山,探尋福鼎白茶產業的發展之道。.jpg

採風團走訪茶山,探尋福鼎白茶產業的發展之道

    眼下,寧德已經從擺脫貧困邁向共同富裕,打造出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和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培育形成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和不鏽鋼兩大生產基地,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等增幅持續多年領跑全省。採訪調研期間,華文媒體深入青拓集團。輕輕一撕就能分成兩半的「手撕鋼」、直徑1毫米的環保型「筆尖鋼」、全球首發「QN」系列不鏽鋼新產品……展廳里,各式各樣「高精尖特」不鏽鋼產品展示着近年來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成果。

圖四:採風團在坦洋體驗茶葉製作工藝流程。.jpg

採風團在坦洋體驗茶葉製作工藝流程

    「此行看到福建日新月異的發展,感到非常振奮,也很有收穫。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在對外展現中國嶄新面貌的同時,也願意整合海內外資源,助力中國企業、產業鏈『走出去』。」印尼《國際日報》新媒體社長章維佳說。在坦洋村,千畝茶園延綿不絕,古茶行、制茶廠房、古民居、廊橋等傳統建築,訴說着坦洋村深厚的茶文化。清代以來,坦洋工夫茶遠銷荷蘭、英國、法國、日本等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留下「閩紅精品天下高,坦洋工夫列榜首」的讚譽。「我們常常將福茶作為伴手禮贈予美國友人,他們都非常喜愛。風靡世界的坦洋工夫茶就很好地印證了福茶的國際知名度。我們可以發揮華文媒體的優勢,通過傳播茶文化、助推福茶出海,進而講好中國故事,增進中美民間友誼。」美國《世界日報》記者劉偉說。

圖五:華文媒體團走進寧德開展「跨越山海看福建」的採訪與調研。.jpg

華文媒體團走進寧德開展「跨越山海看福建」的採訪與調研

    除了坦洋村,太姥山、霞浦灘涂等地標同樣名冠天下。登高望遠,採訪團攀上太姥山,一瞰海上仙都之勝景;聽潮觀海,他們的身影與霞浦海岸線融為詩畫;悠遊碧水,乘竹筏於九鯉溪的潺潺清音中遐思千里……「這裏太美了!海天相接,光影變幻,海上小島高低錯落,不得不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醉於福建的萬千姿態。」在「中國觀日地標」霞浦花竹村,歐洲新僑網主編王偉君不吝讚美。

    「很高興與福建結緣,第一次來就感受到了這裏的獨特魅力。」加拿大星島傳媒集團中文電台新聞主播張菲菲說:「許多華僑華人身在異鄉,最愛聽的就是中國話、中國新聞。我想把這份難忘的回憶帶回加拿大,與我的聽眾分享,讓更多華僑華人在僑鄉故事中慰解鄉愁。」( 陳芝 呂斯達)

頂圖:採風團一行來到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


責任編輯:郭昕玥 華文媒體寧德行:徜徉山海之間 尋訪福建之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