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克服香港融入國家的障礙

2015-01-01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周八駿

  周八駿

  在2014年即將結束時,關於中央批覆同意設立廣東自貿區的消息引起香港媒體重視。事緣廣東省高層在2013年10月聯同南沙、前海、橫琴等3區負責人赴北京,以粵港澳合作名義游說中央批准設立「粵港澳自貿區」,而最終中央批准的是由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組成「廣東自貿區」。

  香港滯後一體化

  就澳門而言,這一變動不具有實質影響,因為5年前成立的橫琴新區已是澳門融入珠三角的接點。在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前夕,橫琴口岸實現了24小時通關,澳門珠海一體化成形。澳門希望在珠海再劃撥10平方公里土地,將大大推進橫琴新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展。

  對於香港,另一則消息印證了「粵港澳自貿區」設想變成「廣東自貿區」的意義——深圳連接中山的深中大橋,過去因為擔心對於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造成負面影響、「照顧香港情緒」而一再拖延,最近,也規劃公示,預計2015年動工。這一切,給人以一種印象:香港與內地、尤其珠三角經濟一體化很可能在現水平停滯。

  然而,就在2014年12月18日,《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在香港簽署。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簽署的新協議,是內地首份參照國際標準,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制訂的自由貿易協議,開放的深度和闊度均超出CEPA以往措施。而且,該項新協議引入最惠待遇條款,表明內地向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的優惠待遇,如果優於CEPA,將適用於香港,保證香港繼續享受內地最優惠的開放措施。換言之,只要香港認真落實CEPA,即使沒有納入「廣東自貿區」,也將產生原擬「粵港澳自貿區」效果。

  香港媒體對於上述涉及香港的兩則消息產生敏感是不難理解的,但是,需要克服從香港自身利益考慮同內地一體化的片面和狹隘。必須認識,中央對待香港既一如既往,也不能不與時俱進。

  身份認同形成障礙

  所謂「一如既往」是,凡中央承諾的都會兌現。例如,中央政府於2011年宣布,將會在國家「十二五」規劃期末,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自2011年底簽署CEPA《補充協議八》至2013年簽署《補充協議十》,均朝着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目標前進。2014年12月18日簽署的新協議,使粵港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所謂「與時俱進」是,如何推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中央必須考慮香港社會各界和特區政府的態度,顧及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反應。

  以港珠澳大橋為例。過去,無論在該橋落腳點選擇還是深中大橋是否建造上,中央的確以香港利益和要求為重。然而,是香港內部因素導致港珠澳大橋延誤,也是香港內部因素阻礙香港融入國家的進程。試問:中央怎麽可能因為香港內部折騰而耽擱內地其他地區發展?

  5年前,橫琴新區尚未問世,與珠三角經濟聯繫香港走在澳門前面。而今,香港明顯不如澳門。2年來,前海從一片填海而得的空地變成初具規模的開發區,但是,香港的參與,顯然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名稱和宗旨不相符。

  究竟是什麽阻礙香港融入國家?是相當一部分香港居民的身份認同,至今,依舊有相當多的中國籍香港居民只承認自己是「香港人」,不願意同時自稱「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

  究竟是什麽,妨礙相當一部分香港居民確立同香港回歸相稱的新身份認同?是根深柢固的西方價值觀,以及香港主流社會對新中國、尤其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缺乏認識。

  香港號稱「亞洲的世界城市」(Asia's world city),許多居民擁有國際聯繫,但是,無視世界大勢。西方民主制度正遭遇其問世以來空前嚴重的危機,香港的反對派及其支持者卻仍對其奉若神明。中國已是舉世公認的21世紀崛起的大國,對世界格局產生愈益重要影響。但是,香港不少人竟然仍舊嚮往殖民帝國,拜倒在曾奉行「單邊主義」的超級大國腳下,連民族自尊都沒有,遑論民族自豪。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