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一帶一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2015-03-30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推進國內產能輸出、實現產業轉移,也增加貿易和投資領域的本幣結算,這對構建和拓展“人民幣圈”意義重大]

  近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加快,預計2015年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但是目前來看,人民幣在外匯市場建設、資本項目開放等方面,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3月28日,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下稱《行動》),對資金融通領域的規劃作出說明。

  在業內人士看來,《行動》中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設立,能夠進一步擴大貿易結算領域和人民幣的使用,并增加人民幣計價的海外融資,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支持。

  擴大貿易結算領域人民幣使用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杰[微博]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過去,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體系,從根本上講,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向發展中國家輸出貨幣。《行動》提出的雙邊本幣互換,實際上是擴大了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個國家的貨幣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

  《行動》指出,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模。

  丁志杰對本報記者說,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優勢在于,中國是高儲蓄國家,過去多年國際收支順差,特別是經常項目的順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人民幣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目前中國央行[微博]已與28個國家或地區簽署高達3.1萬億人民幣的貨幣雙邊互換協議。2014年第四季度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達1.73萬億人民幣。2014年末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存款達到1.6萬億人民幣,離岸點心債余額接近3500億人民幣。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曹陽表示,“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推進國內產能輸出、實現產業轉移,也增加貿易和投資領域的本幣結算,這對構建和拓展“人民幣圈”意義重大。

  從“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來看,涉及國家多達60個,人口規模達40億。曹陽表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亞、中東和東歐等國為例,我們與之在產業結構上有較大互補性,這些國家主要向中國出口能源、礦產和農業原材料等初級商品,我國的比較優勢則在機械、運輸設備、鋼鐵等制造業和電力、高鐵等基建行業。因此該戰略對盤活我國上中游的過剩產能、區域間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具有重要作用。僅以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來看,其占中國全部出口比例就達到10%。

  提供人民幣計價的海外融資

  《行動》還提出,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共同推進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深化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務實合作,以銀團貸款、銀行授信等方式開展多邊金融合作。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鼓勵在沿線國家使用所籌資金。

  丁志杰對本報記者說,對外開放人民幣債券的發行,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幣成為其他國家的融資貨幣,使中國的金融市場成為其他國家融資的市場,這應該是更高層次的、更成熟的貨幣國際化的標志。

  曹陽認為,由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資本存量較低,我國可以增加對外直接投資,進一步提供人民幣計價的海外融資。

  曹陽認為,從數據來看,以“絲綢之路”上的22國來看,截至2013年底,我們對該地區直接投資規模在313億美元,占全部對外直接投資(ODI)的比例僅為4.8%,未來還有很大空間,對擴充海外人民幣存量市場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帶一路”政策重要的配套,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也被明確寫入《行動》中。曹陽認為,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設立將利于我國進行資本輸出,為人民幣成為對外借款載體提供機遇。

  亞投行是為亞洲量身定制的政府主導的多邊金融機構,主要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設立金額為1000億美元。截至目前,已經有42個國家申請參與。絲路基金主要服務于“一帶一路”的建設項目,規模為400億美元。

  丁志杰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需要資金和項目,以及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程度。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預計還將會有更多的融資安排,包括人民幣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建立監管協調機制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風險是增加了資金流動的不確定性。在《行動》中,對加強區域內的監管協調機制作出了說明。

  《行動》還強調,加強風險的監控,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推動簽署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

  完善風險應對和危機處置制度安排,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形成應對跨境風險和危機處置的交流合作機制。加強征信管理部門、征信機構和評級機構之間的跨境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以及各國主權基金作用,引導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