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借鏡發達地區經驗 打車軟件前景樂觀

2015-08-03
来源:香港商报

  今年年初剛剛合併的中國打車軟件巨頭滴滴快的,日前又有大動作,其於上月完成的20億美元大規模融資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一新輪融資完成於市場動蕩席捲中國之際,在增強滴滴快的競爭力的同時,也令美國同業優步(Uber)在中國的拓展前景倍感壓力。優步從2010年誕生後已擴張至全球200多座城市,但其發展進程一直沒能擺脫爭議和質疑。除對行業內原有利益格局形成挑戰外,其合法性、安全性以及不按既定規則「出牌」的套路均引發擔憂甚至干預。作為一種改寫行業秩序的新興服務,滴滴快的發展前景也面臨?巨大挑戰,而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或可帶來一些有益啟發。香港商報記者魏煒婷 毛焱

1優步:各方阻力無礙全球擴張

  2009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的優步堪稱最具代表性的打車軟件,也是此次打車軟件整頓首當其衝的「主角」。除優步之外,國外較為出名的打車軟件還有美國的Lyft、英國的Halio、新加坡的DialACab等。

  每到一處迅速吸引大量用戶

  優步誕生不過6年,如今已經擴張到50多個國家的逾250個城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由於使用方式方便快捷,提供不同檔次的禮賓車、拼車等多樣化服務,能夠滿足乘客不同類型的需求,優步每到一處就迅速吸引大量用戶,但同時也引發種種風波。

  從2011年,優步開始屢屢在美國加州、華盛頓特區、馬薩諸塞州、弗吉尼亞州等地收到政府禁令。儘管部分地方政府之後取消了管制,但優步使用的私家車進行商業運營的資格是否合法一直存疑。就在上月底,紐約市查處了496輛在街邊進行非法拉客的優步車輛。此外,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巴西、印度等國家也都叫停了優步。去年年底,韓國檢方更以「運營違反當地交通運輸法律」的名義,直接起訴優步CEO卡蘭尼克及其在韓國的合作夥伴。多國的士司機罷工遊行抗議

  優步面臨的阻力不僅是相關政策條款和政府監督部門,還有被搶了生意心懷不滿的的士司機。上個月,包括巴黎在內的多個法國城市輪番發生的士司機罷工、阻滯交通等抗議活動。事件的導火索是優步在法國推出了一項名為UberPop的新業務,允許沒有營業執照的私家車攬客並提供折扣優惠。這一服務一經推出就倍受市場歡迎,很快吸引近16萬用戶。之後,法國一法庭又作出了「雖然Uberop司機的行為不合法,但不能對其定罪」的全新判決案例,將的士司機的不滿推到了最高點。多地甚至出現優步司機與的士司機之間的暴力衝突,執法部門不得不派出防暴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

  法國並非第一個出現這種牴觸情緒的國家。美國、英國、德國、墨西哥等國都曾出現反對打車軟件的士司機大規模遊行。本月初,香港也出現類似事件,多名司機駕車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抗議打車軟件協助「白牌車」(非法充作的士用途的私家車)載客,影響業界生計,並批評香港政府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打擊非法運營。

  靈活應對禁令力拓知名度

  不過,久經風雨的優步早已習慣「見招拆招」。面對政府禁令,優步一直擺出正面對抗的態度,包括代司機繳納罰款、培訓司機躲避查處等。2011年,由於政府監管機構聲稱優步使用的不是合法的的士,優步正式將公司名稱從UberCab(優步的士)改為Uber,將自己旗下的禮賓車與的士劃清界限,從而規避法律風險。

  同時,優步非常善於通過社交網絡積極發聲,借助市場活動擴大知名度、爭取支持者。例如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優步曾在市長選舉日免費搭載市民前去投票,組織上門收取捐贈的舊衣物等慈善活動,還在一些節假日舉辦送冰淇淋上門、送貓咪上門等充滿創意和趣味性的活動,提高公眾對優步的好感度,借助輿論對政府施加壓力。

  2星:的士公司自推軟件競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是否應該允許優步等打車軟件自由運營都引起了巨大的輿論爭議。

  支持者認為,打車軟件的出現重新調整了資源配置,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優步等公司與政府、現有的士行業的衝突,實際上是新興企業遭到現有壟斷行業既得利益者的打壓。他們擔憂,這種打壓最終會帶來創新領域的「寒蟬效應」。也有人相信,不論傳統勢力如何阻撓,打車軟件對行業的顛覆已不可逆轉,傳統的士行業應想辦法提高自身競爭力。另有反對者指出,由於缺乏充分的監督和保險制度,司機和乘客的安全都難以得到保障。去年年底,在美國波士頓和印度相繼發生優步司機強暴女乘客的事件,令安全問題再成爭論焦點。

  的士巨頭提供全天候服務

  就在很多國家的傳統的士行業對打車軟件恐慌不已時,新加坡卻早已領先一步改變傳統思維,順應新興技術的潮流。面對優步、DialACab、GrabTaxi等第三方打車軟件的崛起,新加坡幾個壟斷市場的的士公司沒有一味抗議,而是順勢推出了自己打車應用加入競爭。

  新加坡目前主要有8個大型的士公司,其中排名前4的公司佔據九成以上市場份額。這四家公司全都推出了自己的叫車軟件,並提供24小時電話和短信叫車服務。基本上所有的的士都配備了各自公司的中控系統和GPS定位,後端服務器能夠根據訂單即時向附近的空車推送訂車乘客的信息,從而合理調配資源。司機一旦確認接單,的士頂燈會自動顯示「OnCall」的字樣,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不可再搭載其他乘客。

  新加坡最大的的士公司、佔據市場近七成份額的康福德高公司,投入6000萬美元打造一套快速、精確、完善的電調系統。近年來,該公司還專門為的士預定引進了一批7座以上的專車,起步費比普通的士略高。

  官方應用調配空車資源

  此外,去年12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也推出了一款名為「Taxi-Taxi@SG」的官方免費應用,乘客可通過該應用提交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附近的閒置的士會前來載客。同時該應用還整合了六家的士公司的車隊信息,向公眾實時提供28000多輛的士的位置和空車情況。

  不過,Taxi-Taxi@SG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司機和乘客交換信息,並不提供預約和叫車服務。新加坡政府國會交通委員會成員洪鼎基稱,這個應用只是一套「提供信息的系統」,陸路交通管理局也沒有必要取代第三方預召的士應用程序,而是讓這些私人業者根據市場需求採取相應行動,解決供需問題。一些第三方打車軟件也表示,不認為這個應用會影響他們的運營。

  3英:收費式打車軟件難推廣

  英國也是打車軟件風行的國家之一。起源於倫敦的Hailo是英國最主流的打車軟件,尤其是在倫敦,超過1萬輛倫敦的士都在使用Hailo。不過,不同於中國幾家公司競相砸錢補貼司機和用戶以爭取更大市場份額的情況,Hailo能夠通過向的士司機抽成以實現盈利。

  從成功打車交易中抽佣

  Hailo公司創辦人贊格休博稱,Hailo的商業模式是從每次成功完成的打車交易中收費,收費對象分為司機和乘客兩種。在倫敦,Hailo向司機抽取打車費的10%,乘客不需要付費。

  此外,Hailo還會對雙方的行為進行監督,司機如果經常毫無原因地飛單,將會因信用過低而從Hailo的網絡中被移除;而乘客如果沒有在的士到指定地點後5分鐘內上車,且沒有與司機聯繫,將被罰款5英鎊。

  Hailo認為,作為中介促成了一單生意,向的士和乘客分別提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它的客戶似乎也認可這一點,Hailo在倫敦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是盈利的。

  在這種商業模式的支持下,成立不到四年的Hailo發展迅速。2013年,Hailo完成了B輪融資3000萬美元,投資人包括著名的美國投資公司UnionSquare、維珍航空的老闆布蘭森以及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等,還有來自香港的投資者。

  海外擴張僅限星國日本

  然而另一方面,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Hailo向英:收費式打車軟件難推廣,獲得許多的士司機的歡迎。此次阿里巴巴和騰訊在移動出行領域的攜手和合併,無疑給中國市場「關上了大門」,這對優步的在華擴張將形成巨大障礙。

  政府干預前景充滿不確定

  令騰訊和阿里握手言和的另一大共同挑戰則來自官方對專車服務業務的打壓。《福布斯》網站指出,在合併之前1個月,中國管理部門曾向打車應用軟件施壓,禁止它們在專車服務中使用不具備的士運營牌照的車輛和司機。《金融時報》認為,儘管打車軟件增長十分迅速,由於政府的干預,中國打車軟件市場卻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外媒擔憂騰訊和阿里這兩個全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聯手將會帶來壟斷。美國《華爾街日報》在滴滴快的合併次日報道稱,這意味聯合組建的「打車巨無霸」將會壟斷中國打車軟件市場。

  4外媒:打車巨無霸壟斷堪憂

  中國的打車軟件市場近年來可謂如火如荼,從滴滴、快的分別在騰訊、阿里巴巴的支持下瘋狂「燒錢」搶奪市場份額,到今年2月兩家公司「化干戈為玉帛」宣布合併,再到優步進入中國頻頻被查處,中國打車軟件市場的動向無不受到外媒的密切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曾在評論中,將滴滴與快的的較量稱為「世界互聯網大戰的第一場戰役」。今年1月的另一篇分析則指出,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斥巨資補貼打車軟件,並不僅僅是為了爭奪的士乘客,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客戶更多地使用它們的在線支付系統,後者正是移動業務中盈利最豐厚的領域之一。因此,「儘管為了保護受到嚴格監管的的士行業,中國監管機構對打車應用一直採取打壓態度,中國互聯網集團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還是一直在加大對智能手機打車應用的投資力度,試圖以此擴大他們的用戶基數。」滴滴快的聯手欲阻優步擴張

  今年情人節,滴滴、快的宣布「喜結良緣」。外媒普遍認為這一舉措意在共同阻止來勢洶洶的優步在華擴張。美聯社、彭博社、《福布斯》網站多家媒體均指出,這一合併決策出現在中國的另一大互聯網巨頭百度入股優步不到兩個月後。

  美聯社稱,獲得阿里巴巴和騰訊支持的兩家移動出行服務商,目前已經佔據了中國99%的市場份額,獲得許多的士司機的歡迎。此次阿里巴巴和騰訊在移動出行領域的攜手和合併,無疑給中國市場「關上了大門」,這對優步的在華擴張將形成巨大障礙。

  政府干預前景充滿不確定

  令騰訊和阿里握手言和的另一大共同挑戰則來自官方對專車服務業務的打壓。《福布斯》網站指出,在合併之前1個月,中國管理部門曾向打車應用軟件施壓,禁止它們在專車服務中使用不具備的士運營牌照的車輛和司機。《金融時報》認為,儘管打車軟件增長十分迅速,由於政府的干預,中國打車軟件市場卻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外媒擔憂騰訊和阿里這兩個全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聯手將會帶來壟斷。美國《華爾街日報》在滴滴快的合併次日報道稱,這意味聯合組建的「打車巨無霸」將會壟斷中國打車軟件市場。

  優步(Uber)誕生不過6年,如今已經擴張到50多個國家的逾250個城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上月,包括巴黎在內的多個法國城市輪番發生的士司機罷工,抗議Uber等打車軟件搶生意。Lyft是Uber的主要對手,流行於美國,其粉紅色的翹鬍子標識最令人印象深刻。

  GrabTaxi在新加坡是非常受歡迎的第三方打車軟件。

  面對第三方打車軟件崛起,新加坡的的士公司沒有一味抗議,而是順勢推出自己的打車應用軟件加入競爭。

  在倫敦,超過1萬輛倫敦的士都在使用Hailo。而Hailo會向司機抽取打車費的10%作中介費。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