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減少的外儲都去哪兒了

2015-09-08
来源:经济日报

  在過去大約1年里,中國外匯儲備已下降4000多億美元,造成這一階段性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國際來看,全球資本流動處于一個周期低點。從國內來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仍需各方磨合。但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出現資本大量流出、外儲大幅度減少的可能性不大--

  9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3.5574萬億美元,比7月份的3.6513萬億美元減少939億美元,至此,外匯儲備已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降。在過去大約1年里,外匯儲備已下降4000多億美元。什么原因導致中國外匯儲備規模調整?外儲是否會持續下降?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短期波動仍在預料之中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從8月11日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來,匯市仍處于磨合期,市場各方都需要適應新規則。再加上國內外都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8月外匯儲備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在預期之內。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進行改革,加大了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受前期美元走強和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普遍貶值影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偏強,同時由于金融市場有所動蕩、近期市場注入流動性較多等原因,匯改后人民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

  在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影響了市場情緒。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認為,從國際經驗看,外匯儲備不可能永遠大幅增加。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積累之后,由于一些突發因素,以及市場預期的變化,外匯儲備在短期之內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在匯改之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的貶值預期,促使市場上外匯需求量增加,并帶動外儲在8月出現較大規模減少。

  “藏匯于民”符合政策方向

  截至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已連續4個月減少。對此,謝亞軒表示,央行減少的外儲資產有相當一部分轉為個人和企業持有的外幣資產。現在購買外匯的,相當一部分還是愿意增持對外資產的國內企業和私人部門,這相當于外匯資產從央行集中持有至“藏匯于民”,無需恐慌。連平表示,今年以來,國內外匯存款上升是比較快的,可以理解為“藏匯于民”,這是長期以來外匯政策希望能達到的目標。除了增持外幣資產,還有部分企業加快償還對外債務,也帶來了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下降。

  業內專家認為,由償還對外債務帶來的購匯規模是有限的。截至今年3月,中國外幣外債余額為53344億元,等值8685億美元。謝亞軒認為,從這個數據看,償還外債的需求不會導致外匯需求的無限度上升。

  連平認為,除此之外,也不能排除有一些短期套利資金,由于預期匯率、經濟及資產價格的持續調整,出現外流,但這部分資金的規模并不大。

  目前,市場上有觀點認為,中國外儲將會出現連續下降。對此,管濤認為,市場總喜歡用單邊的思維來分析問題,如果情況好了,就預計會永遠好下去,反之,就預期會永遠差下去。其實不是這樣的。現在人民幣還未實現完全的自由兌換,市場主體對外匯的實際需求規模是有度的,不會無限增加。

  管濤強調,外匯市場也有“超買”和“超賣”的現象。根據前期的經驗,今年3月份,也曾出現購匯的一個小高潮,但隨后的4月至6月,購匯需求出現了明顯回落。外匯市場總是動態發展的,沒有必要對外儲規模的短期波動過度悲觀。

  外儲下降趨勢并未形成

  在連續4個月下降之后,外匯儲備是否會持續下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外儲下降的趨勢并未形成,不必過分擔憂。管濤認為,長期來看,沒有必要對外儲下降過分悲觀。在“三期迭加”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有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國際上對中國經濟是有信心的,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規模依然較大,中國財政狀況依然良好,金融體系穩健,今年上半年GDP仍然保持了7%的增速,主要經濟指標總體上出現了企穩向好的態勢,經濟運行正出現積極變化。

  連平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總體會雙向波動,不會出現長期趨勢性貶值。從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很大,隨著城鎮化以及一系列改革的推進,經濟的增速會穩定在7%左右,經濟運行的效率也會有所提升,國際收支也會維持基本平衡的狀態。中國出現資本大量流出、外儲大幅度減少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歐美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明顯,這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謝亞軒表示,當前,全球資本流動處于一個周期低點。不僅中國外匯儲備在減少,其他很多國家也出現了同樣現象。他認為,在美聯儲加息后,隨著市場不確定性的下降,全球資本流動可能會從周期性低點有所回升,這一點對于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相對穩定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經濟日報記者張忱)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