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中國是世界油價暴跌的大贏家?

2016-01-28
来源:瞭望智庫

  石油是一種政治商品,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國家利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暴跌是自相傷害的陰謀論嗎,歷史是否重演?2016年會不會迎來石油價格的拐點?

  文︱瞭望智庫研究員李俊

  國際原油似乎找不到地板價了。1月20日,27.56美元/桶的國際原油價格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是歷史新低。換句話說,目前的原油價格要漲5倍才能到達2008年147.25元美元/桶的歷史高點。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低迷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美國頁巖氣產量的大幅增長以及曾受制裁的伊朗石油重新進入世界市場,尤其是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誓言將維持甚至增加其每天1020萬桶的產量。

  疲軟的油價正對全球能源行業產生破壞性影響,也給石油出口國,以及美國、加拿大、蘇格蘭和其他地區帶來了巨大壓力。在全球范圍內,多個項目被放慢進度、推遲或取消,這將會在兩三年后開始影響石油的供應量。有能源分析機構預測,2015年到2020年期間相關投資將減少1.8萬億美元。

  負面的市場情緒也直接導致原油價格“陰謀論”甚囂塵上。這也不無道理。

  冷戰末期的1985年,在美國慫恿下,沙特指責前蘇聯、墨西哥等產油國無限制開采,決定不再捍衛歐佩克價格,迅速提高產量,追回市場份額。沙特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600萬桶/日,1985年末更達到900萬桶/日。其他石油出口國紛紛效仿。這使得前蘇聯在一夜之間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硬通貨,幾乎是其硬通貨收入的一半,前蘇聯經濟一蹶不振。

  毫無疑問,石油是一種政治商品,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國家利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暴跌是自相傷害的陰謀論嗎,歷史是否重演?2016年會不會迎來石油價格的拐點?

  1.陰謀論的三個版本

  最有市場的原油價格“陰謀論”認為,這是歐佩克針對普京的花招。

  有觀點認為,美國和歐盟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等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希望通過打壓油價遏制俄羅斯也是理所當然。

  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計算,若原油價格需維持在104美元/桶,才能收支平衡;而在110美元/桶以上,才能為俄GDP做出正面貢獻。彭博社針對32位經濟學家調查中值顯示,如果烏拉爾原油價格持續低于80美元/桶,俄羅斯將陷入衰退。

  另一個版本是沙特借機打擊美國頁巖油氣革命及各種非常規油氣開發、石油替代和節能技術的應用。

  造成油價暴跌的始作俑者是美國2006年興起的頁巖氣革命。2013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350萬桶/日,使美國2013年的石油產量達到4.46億噸,比2005年增產了44.4%;天然氣產量達6776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產了34.5%。這些油氣對美國的進口石油形成了巨大替代。從2005年至2013年,美國石油進口凈減少2.46億噸,減少幅度達39%。這是造成全球石油供大于求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加拿大油砂、北極油氣、深海石油和美國頁巖油的開采成本都超過65美元/桶,如果油價降至其成本之下,對于非常規油氣企業將產生巨大打擊,這將會讓傳統石油行業得到喘息。

  陰謀論的第三個版本最富想象力,即俄羅斯的將計就計。

  美國的非常規油氣開發大多是一些中小企業,他們的資本來源是曾經支持過IT革命的創業投資和風險基金,他們的財務模型和經營模式也非常類似IT企業。開發頁巖油氣采取了快打快放的生產模式,油氣井產量迅速達到高峰,但也下降迅速,企業可以快速收回投資,再到資本市場募集更多的資金,打更多的井使成本降低。這種生產模式最害怕的就是資金鏈斷裂,一旦資金鏈斷了,泡沫就會灰飛煙滅。當年IT和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噩夢又會在頁巖氣革命中重演。

  于是乎有人大膽預測,俄羅斯想賭一把。雖然低油價將對生產成本較高的產油國造成更大損失,但美開采頁巖油成本為每桶65至83美元,國際油價如果持續走低,美國將難以應對。頁巖氣泡沫破裂或可能再一次使美國艱難復蘇的經濟再次出現衰退。

  2.到底傷害了誰?

  無論哪一種版本,過低的國際原油價格是把雙刃劍,傷害的絕非是一方。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萎縮3.7%, 2015年財政赤字為1.95萬億盧布(約合250億美元)。

  “打壓”油價的主角之一沙特也好不到哪兒去。沙特經濟與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受油價大跌影響,沙特政府2015年的財政赤字高達3670億里亞爾(約合97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國也不能幸免。隨著油價的下跌,美國多家頁巖油氣企業的股價也應聲跳水。自2015年4月以來,美國石油產量下滑了約50萬桶,下滑幅度低于去年的預期,主要是來自墨西哥灣的新增離岸石油供應填補了頁巖油產量的下滑。

  顯然,假設美國故意主導油價下跌,難道它為了“打壓”俄羅斯,就甘愿犧牲頁巖油氣這個“朝陽產業”、未來戰略產業嗎?

  與此同時,中俄的戰略伙伴關系正在日益加強,且根據2013年雙方所簽訂的政府間協議和石油交易合同,俄羅斯將在25年內向中國增加供應3.6億噸原油,合同總金額高達2700億美元。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會是原油價格暴跌的大贏家?根據高盛的統計,大宗商品暴跌每年總計能為中國節省4600億美元。其中,有3200億美元是來自于低油價,剩下的則來自于其他能源、鋼鐵、煤炭和農產品。

  但大宗商品暴跌對經濟的影響,并不只是反映在成本降低上。

  首先,商品大跌的直接收益是進口便宜了,但這是不計匯率波動的貿易收益,對于缺乏美元的國家來說,美元升值會加大它們擴大進口的難度,同時以本幣計價的匯率損失會“對沖”一部分商品降價。

  其次,商品大跌對相關行業有破壞力,導致在高油價時的相關投資受損,如石油勘探、替代能源投資、煉油廠、新能源投資、礦山投資等,都變成了虧損的投資。

  再次,商品大跌是經濟低迷的結果,經濟下滑導致最終需求減少,表現為各國進口商品減少,這對商品進口國來說同樣不是好消息。

  從更廣的層面來看,油價下跌對此前用石油美元掩蓋其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的國家都構成了沖擊。對新興市場的原油進口國來說,低成本的原油所帶來的好處遠不及能源行業崩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能源行業的崩潰將會改變石油美元的流向,降低投資者對新興市場風險資產的偏好。

  花旗集團新興市場經濟部門主管Dacid Lubin指出:原油進口國顯然在貿易中獲益,在經常賬戶上可以反映出來,但這并不一定能支持經濟增長。以印度和土耳其為例,兩國在兩年前受到外部不穩定的沖擊,油價下跌讓這些沖擊不復存在。土耳其的非石油經常賬戶余額再度處于盈余狀態,而2015年前11個月的赤字為280億美元,低于一年前400億美元的水平。而印度的經常賬戶本繼續處于盈余狀態,2015/2016財年的總財政赤字僅為180億美元,占GDP的0.8%。

  但經常賬戶并不決定一切。土耳其的信貸增長處于崩潰狀態:13周平均年化信貸增長為10%,遠低于2015年上半年20%的水平。信貸增長的下滑與凈資本流入的下滑同時發生并不是巧合:外商直接投資和投資組合流入的總和目前為負值。在印度,投資者的擔憂不再是經常賬戶的脆弱性,而是印度經濟可能不如GDP數據顯示的那樣強勁增長。因此,貿易所帶來的正面沖擊并沒能刺激經濟增長。

  因此,油價變化肯定會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但絕非全部。多數國家既是石油消費國,也是石油生產、出口國,無論油價上漲還是下跌,都不能籠統地說對某個國家有利還是不利,而只能看對其國內特定群體是有利還是不利。

  3.扭轉石油頹勢靠什么?

  什么因素可能扭轉石油跌勢?

  今年晚些時候或2017年,供需因素的運行可能會開始令市場重返平衡狀態。然而,從現在起到那時,市場將經歷許多令人糾結的痛苦。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油價崩盤的破壞力之大,可能會令那些原本表示不會減產的石油出口國(包括俄羅斯、伊朗)改變立場,與堅稱不會獨自減產的海灣國家達成協議。

  沙特是其中的關鍵。前美國能源部長、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 表示,沙特是油價的關鍵所在。如果沙特同意減產,情形將會不同。此外,如果美國頁巖油產量進一步下滑,無疑會起到緩解市場普遍悲觀情緒的作用。

  另一個會減淡這種悲觀情緒的可能因素是對伊朗石油的制裁解除這件事。核協議的達成,消除了困擾市場的一大不確定性因素。如今,問題變成伊朗到底會(或者到底能夠)向市場增加多少石油供應?

  伊朗財政部長曾表示,目前的油價代表著一場爭奪市場份額的“全面戰爭”就要打響。如果伊朗實際恢復的石油供應量低于預期,或者如果伊朗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的腳步比較慢,那么市場的黯淡前景就有進一步理由緩和一下。

  油價的走向取決這一結果,跌宕起伏的全球金融市場 未來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也要看這一結果。

  但由于沙特拒絕響應限制石油產量的呼吁,而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伊朗準備在核計劃相關制裁解除后立即增產,預計市場在2016年將維持供大于求的狀態。也就是說,別指望了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升了。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