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借港珠澳大橋打開經濟新空間

2016-09-28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從地圖上俯瞰珠江三角洲,廣闊的珠江口既像是一扇開放的大門,吸引着全球資金和人才匯聚在南中國熱土上;卻又像一個難以跨越的峽谷,將珠三角的東西兩岸遠遠相隔,似乎遙不可及。長時間以來,內地的豐富機遇在很多港人口中化作了簡單的兩個字:「北上」,卻似乎少有人想到:為何不「西進」?
 
  可「西進」談何容易?受制於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的限制,珠江西岸乃至粵西的經濟發展長期落后,亦難以享受到珠江東岸經濟發展帶來的各類資源;而希望「西進」的香港資金、產業、人才等,則必須繞行深圳、東莞、廣州,成本高昂更兼車馬勞頓。這也是為何自上世紀80年代起,有識之士已提出構想,以一座橫跨珠江口的伶仃洋大橋來打通珠江兩岸。雖然這一方案后被擱置,但作為這一構想的「升級版」,被譽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終於2009年動工。昨日,大橋主體橋梁工程正式宣布全線貫通,標誌着大橋建設進入冲刺階段。2017年,港珠澳大橋通車有望,珠江兩岸不再遙遠。
 
  從某種意義上看,經濟的本質就是各類經濟要素的不斷流動。推動經濟發展,就是讓資金、人才、技術、商品、信息等要素,以更便捷和更低成本流向可創造更高價值的區域。因此,港珠澳大橋之所以重要,絕不僅僅體現在對香港經濟的提振,亦不限於對港澳和珠海這三個沿線城市發展的幫助,而更應當從整個珠三角經濟融合、泛珠三角區域乃至更廣闊經濟區域的高度來看。例如,港珠澳大橋的一旦建成,可以與現有的虎門大橋、興建中的深中通道等基礎設施一起,將廣東自貿區的南沙片區、橫琴片區、前海片區連接成一個完整的合作鏈條,進而產生「1+1+1>3」的巨大協同效應;珠海、中山、江門等地的數百萬人口與經濟資源,亦將完美納入珠三角城市群的「一小時生活圈」,為未來的珠三角經濟注入新動力;而新區域經濟生態的形成,更將帶來新的資源整合、產業聚集、人才匯聚與經濟創新,為珠三角乃至華南經濟的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可見,一條港珠澳大橋,將為未來經濟成長打開巨大的想像空間。
 
  對香港來說,新區域格局下的經濟發展更將迎來更廣闊機遇:眾多港企將產品和影響力輸入粵西、西南省市,乃至東南亞和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大嶼山將搖身一變,成為珠三角人員和商品流動的樞紐和橋頭堡,吸引更多元化的商機;香港固有的貿易和金融中心地位,亦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固然,作為一項被稱為「新世界奇迹」的巨大工程,港珠澳大橋建造難度大、建設周期長、工程造價不菲。但若因此就忽略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格局,粗暴地將港珠澳大橋視作浪費公帑的「大白象」工程,片面質疑其經濟效益,則恰恰證明了部分人的眼光之狹隘,見識之淺顯。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