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波蘭電影之父安傑伊·瓦依達去世

2016-10-11
来源:凤凰网

   

  

 

  安傑伊·瓦依達

  據美聯社消息,波蘭電影大師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 Wajda)周日(10月9日)晚在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0歲,該消息是他的同事電影導演傑克·布羅姆斯基向美聯社透露的。

  安傑伊·瓦依達1926年3月6日出生於波蘭史瓦基。迄今導演了49部電影。21次在3大電影節獲得提名,7次獲獎。1996年、2006年兩度獲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98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0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安傑伊·瓦依達

  瓦依達是波蘭電影學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善於創新、敢於提出尖銳的社會問題,一些作品被認為是反社會主義的反斯大林的而褒貶不一。他的影片,結合了新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優秀傳統,以強烈的道德意識和精湛的電影技巧,深刻反映了20世紀波蘭的苦難和掙紮,在其中顯示出藝術家的良知、反思與社會關懷,堪稱波蘭20世紀曆史的最好見證,被譽為“波蘭電影之父”、“波蘭電影的騎士”和“波蘭電影之王”。

  影片中對希望、勇氣、民主與自由等“波蘭精神”的探討遠遠超出了波蘭的地域范圍,而使全世界的電影愛好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其作品被公認為是“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混合結晶,但又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西方評論界把他的作品歸入“新浪潮”的范疇,認為它們是“波蘭學派”創作路線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時期,受列寧的“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之一”的思想影響,波蘭電影的政治傾向性曾非常明顯,電影要扮演政治角色來實現其藝術的表達形式。波蘭也曾出現過先進的電影思潮,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波蘭電影學派”、七十年代的“道德焦慮電影”開始,以安傑伊·瓦伊達等電影人為代表的藝術家們強烈批評當時的獨裁專制制度,呼籲更廣闊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安傑伊·瓦依達

  《一代人》與《下水道》和《灰燼與鑽石》共同構成了瓦伊達導演藝術生涯的早期“戰爭三部曲”,其影片中的現實主義技法以及深刻的主題內涵為當時廣大波蘭電影觀眾所注目,並引起了西方電影界的極大關注。

  一代人Pokolenie 1955

  

 

  一代人

  在被德國占領的波蘭,年輕一代長大了。Stach就是其中一個,他和朋友們起初只是自發地從事危險的抵抗活動,總的來說是無組織無目的。後來在一個慈祥的共產黨幹部的帶領下,他接觸到了地下組織。當看到那個勇敢美麗的青年領袖Dorota時,他就加入了進去並與Dorota墜入愛河。接著Stach就投入反抗壓迫和屈辱的危險活動中,直到要對其他人的生命負責時他就變成熟了。不幸的是Dorota被逮捕,Stach悲痛欲絕。與此同時,地下抵抗組織招募了新成員,新的一代正在成長。

  下水道Kanal 1957

  

 

  下水道

  《下水道》講述的是1944年華沙起義的最後時刻一部分抵抗者的悲劇故事。瓦依達曾經親身經曆過德國占領期間的抵抗運動,因此他清楚的向觀眾點名了曆史的真相:抵抗者是犧牲在盲目的愛國主義和蘇聯的政治出賣的雙重利刃之下。瓦依達的題旨並不在於歌頌抵抗者的高尚和無畏,與此相反,他恰恰指出了起義失敗的不可避免。那些抵抗者其實在死之前就已經死了,因為在下水道中逃亡面對的只有陰暗、汙穢和恐怖,絕望的死與絕望的逃生,這兩者在下水道中並無分別。研究瓦依達的波蘭專家魏爾內教授所講:“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進行英勇的鬥爭究竟有沒有必要呢?這是不是一種愛采取高尚的但是毫無成效的行動的波蘭癖性的表現呢?這種癖性既然導致了曆史上接連不斷的悲慘命運的出現,那么是不是應當采取一種更加現實的態度呢?理智是一種回答,忠實和榮譽感是另一種回答。

  灰燼和鑽石Ashesanddiamonds 1958

  

 

  灰燼和鑽石

  《灰燼與鑽石》描寫一位年輕的右翼抵抗組織戰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在省城裏經曆的故事。片名是一種隱喻,來自19世紀的一首詩,作者是齊普利安·諾爾維特。詩句在影片中被反複吟誦。瓦依達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對波蘭來說,戰爭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波蘭的自由和解放,它僅僅代表統治波蘭的國家由德國變成了蘇聯而已。《灰燼與鑽石》是瓦依達和西布斯基組合的最完美的作品。他們共同將男主角馬齊可塑造成為波蘭電影史上最激動人心的角色之一。他們使他內心充滿了糾結、矛盾和無以倫比的魅力(堪稱“波蘭精神”的化身),並將他的毀滅直接與戰爭之外的元素相聯。也是從這部影片開始,評論家習慣將此類探索波蘭晚近的曆史,提出社會道德和同一性問題的電影稱之為“第二類電影”,以此和戰後不久拍攝的“第一類影片”相區別。《灰燼與鑽石》被宣傳為“危機和對生存絕望的影片”。直到今天,由《灰燼與鑽石》所帶來的一種對波蘭影片神化式的估價還在廣泛傳播。

  瓦依達的一些作品,如:《大理石人》和《鐵人》被人認為是反社會主義的。《大理石人》拍於1976年,電影講述了50年代初期勞動英雄比爾庫特遭受迫害的故事,本片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國際影評獎。1981年拍攝的續集《鐵人》承接上集,講述記者在收集大理石人兒子黑材料的時候,竟意外的發現了大理石人是如何被謀殺滅跡的材料,於是記者將此公諸於世,本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兩部片子都受到了多方阻撓,後來才得以公映。

  大理石人Czlowiek z marmuru 1977

  

 

  大理石人

  影片描寫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阿格涅什卡,雄心勃勃,立志拍一部以50年代勞動模范磚瓦工人布爾庫特為主角的傳記性記錄片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為了弄清楚主人公是如何成為勞動模范,後來被控告判罪,而最終又恢複名譽的曲折傳奇的一生,阿格涅什卡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資料的搜集,還訪問了當時曆史發生時的一些關鍵人物。最後她找到布爾科特的兒子,得知這位曾經被稱為大理石人的英雄已經死了。就連公墓的墓碑上都沒有留下布爾庫特的名字。“在格但斯克造船廠工人騷動期間,布爾庫特喪了命。人們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跡。從此,大理石人就成了一個幽靈。”

  鐵人Czlowiekzzelaza 1981

  

 

  鐵人

  《鐵人》中的電影紀錄片是國家強奸民意施暴於人的犯罪記錄,無聲的膠片在控訴,那場發生在1970年的鎮壓和屠殺因為載入膠片而被曆史銘記。警察凶狠打擊無力反抗者頭部的畫面如此令人憤慨,難怪記者在掛滿人形沙袋的警察訓練場裏要歇斯底裏。

  《鐵人》曾獲戛納金棕櫚獎,並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丹東Danton 1983

  

 

  丹東

  瓦依達將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兩個英雄人物搬上銀幕,他們是丹東與羅伯斯庇爾,他們本來是一起分享革命勝利的革命派,卻無奈因為理想的不同而分道揚鑣,後來更成為夙敵。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公安委員會,為了鎮壓反革命暴亂和打擊投機分子,實行恐怖政策,因打擊面過寬造成人人自危。在那種環境下,巴黎人民呼喚丹東上台執政,以制止恐怖活動。丹東強烈抨擊羅伯斯庇爾的恐怖統治,遭到逮捕並被判處死刑。

  1989年後,波蘭的“政治電影”基本開始消失,人們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任何事情的直接表現。但曆史苦難的空白處,一直沒有被提及。1990年,在安傑伊·瓦伊達的幫助下,馬塞爾·洛津斯基創作了紀錄片《卡廷森林》,讓之前被掩蓋的事實顯現原貌,同時還展示出了更多的細節信息。但是,由於當時年輕人占據著影迷的絕大多數,他們對嚴肅的民族曆史電影反應平平,除了少量優秀的紀錄片出現外,波蘭電影仍然難見起色。

  卡廷慘案/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2007

  

 

  卡廷慘案

  這一情況持續多年,直到2004年華沙起義博物館建成,這座涉及民族創傷、曆史屠殺主題的紀念博物館在年輕人中反響強烈,他們開始全方位正視曆史、犧牲、集中營、大屠殺等嚴肅的民族話題。而安傑伊·瓦伊達(其父死於卡廷慘案)在艱難等待了十多年之後,也盼來了這個時機,終於在2007年完成了他的《卡廷慘案》。《卡廷慘案》也是1989年之後,波蘭電影在國際上取得的最大成功。

  本片是第一部對波蘭史上最具爭議的“卡廷慘案”做出正面敘事的波蘭電影。在波蘭甚至世界范圍內都引起了強烈反響。年過八旬的瓦依達依然堅持著自己半個世紀來的創作理念。2009年,他又憑新作《甜蜜的沖動》贏得第59屆柏林電影節的阿爾弗萊德獎。

  甜蜜的沖動Tatarak 2009

  

 

  甜蜜的沖動

  戰火中失去膝下二子的婦人渾然不知自己罹患肺癌,邂逅了跟亡子年紀相仿的男子,兩人間迸發出甜美又危險的情愫。一如片中角色始終籠罩在死亡陰影下,女主角在現實中亦剛經曆喪夫之痛,藉由劇中劇與長獨白,她也得以對著鏡頭一吐不舍亡夫的悲痛之情,讓現實與虛構遙相對話,在愛情、死亡與孤寂的拉扯間細細咀嚼生命的重量。

  殘留映像Afterimage

  

 

  殘留映像

  瓦依達的遺作《殘留映像》(Afterimage)日前剛剛被提交為波蘭參選奧斯卡外語片的代表作品,電影講述了一名畫家兼教授在蘇聯統治時期受盡壓迫,最後只剩下左腳和右手,但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仍堅持自己的藝術良心的故事。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