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空心蔡拼經濟還是為政治

2017-02-20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平凡

  經濟政績,永遠都是評估執政黨能力的重要指標,經濟好了,可以鞏固執政地位,經濟差了,分分鐘面臨下台。而對於蔡英文來說,經濟低迷是心頭之痛,重振台灣雄風成了頭等大事。

  繼推動新南向之後,蔡英文拼經濟又放大招,其一是宣示針對多項產業籌組「國家隊」,包括半導體、面板、影視、離岸風電,總預算預估高達逾7000億元新台幣。其二是推動「擴大內需加強投資台灣計劃」,涵蓋軌道、綠能、水環境、數字四大項,內容包山包海,投資規模達到一兆元。不管是從台灣的經濟體量還是台當局的財政能力,1兆元乃至7000億都是大手筆,令人眼前一亮,甚至開始憧憬重回四小龍巔峰。

  台灣效仿只是喊口號

  事實上,產業「國家隊」戰略已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實施,如韓國為沖刺半導體產業組成國家隊——「半導體希望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大陸的IC產業聯盟——「國家集成電路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並且,日韓陸的戰略效果都是杠杠的,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世界一流,而大陸的半導體產業則強勢崛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蔡英文效仿這種模式情有可原,且有秩序、有計劃、企業抱團政府協助下進入一個市場往往事半功倍。不過,「國家隊」戰略並不適合所有的產業,要根據台灣產業的優劣勢來取舍,一窩蜂而上恐是倒錢落鹹水海。比如台灣半導體,有台積電這樣類似「國家隊」的企業,其實不必再組「國家隊」,面板也一樣,島內擁有幾大企業,加上鴻海已併購夏普,不僅內部競爭力強大,還成功引進了技術。相較於「國家隊」,這些產業更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策扶持,更需要政府架設與國際合作競爭的平台,令企業有走向世界的渠道。

  另外,韓國也好,日本也好,大陸也罷,產業政策從前提評估到具體制定、實施,到最後的服務和目標,都有詳盡的計劃和步驟。相較之下,蔡英文的「國家隊」除了牛氣哄哄的名字和令人咋舌的投資,既沒有框架,也沒有具體的推動策略,更沒有全面的配套措施。除此之外,產業「國家隊」也好,兆元刺激計劃也罷,投資巨大,但錢從哪裏來不得而知,想必當局也還沒考慮。簡而言之,蔡英文的「國家隊」僅僅是流於口號的宏圖大計,僅此而已。

  排斥大陸 兩岸沒啥可談

  事實上,這已不是蔡英文政府第一次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此前的新南向政策,又是幾億人的市場,又是成本優勢、產業優勢,但至今仍是虛無縹緲的計劃,當局沒有退出詳細的推動計劃,企業更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切入,成立的新南向辦公室猶如吃空餉。回看蔡英文上台以來的經濟政策,毫無章法可言,更是沒有一項獲得好的效果。除了新南向,一例一休至今仍爭議難除,觀光產業的小打小鬧更是不值一提。也難怪有輿論直言,蔡英文操弄意識形態是把好手,拼經濟卻如小學生。

  不過,蔡英文在擺脫大陸、切割大陸上面,倒有死牛一邊頸的趨勢。除了提出新南向試圖取代大陸之外,ECFA臨時任務小組已被悄悄撤掉,在此情況下,兩岸經貿談判及官方往來恐無限期陷入停擺。加上說好的兩岸監督條例,仍在立法院靜靜躺著,服貿、貨貿自此走入歷史。

  放棄佔出口4成比重的市場,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自尋死路。但蔡英文此舉在意的不是市場的丟失,而是能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來換得對抗大陸的籌碼。不過,蔡英文似乎還未弄明白,一中既是台海問題,也是國際共識。在與東南亞國家沒有「外交」關系的情況下,新南向就是一張白紙,不但換不了當地的響應,反而會給企業帶來糾紛、政策抵制等麻煩。這不,柬埔寨就點明,歡迎台商投資,但「一中」原則是前提,打臉啪啪響。

  其實,對於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台灣來說,不管如何轉型和刺激,市場都是關鍵一環。如果市場一再萎縮,企業、產品再有競爭力都於事無補,而經濟與政治在目前顯然無法分開而談。因此,蔡英文無視癥結所在,撒大錢大搞建設,勢將淪為台當局撒錢營造景氣復蘇假象的工具,最後都是白忙一場,還不如趁早回到一中核心問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