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配合「一帶一路」優化港強項

2017-05-1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落下帷幕,匯集了來自130個國家的1500多名代表,當中包括29名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論壇的6場平行主題會議——「政策溝通」、「加快設施聯通」、「推動貿易暢通」、「促進資金融通」、「增進民心相通」和「智庫交流」,簽署了32個雙邊、多邊合作文件以及企業合作項目,涉及18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而在中央公布的論壇成果清單中,更是涵蓋了「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範疇下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如此規模,如此成果,可謂成績斐然,亦充分顯示了國家對「一帶一路」的重視。習近平主席更宣布向絲路基金新增1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還將以各種方式提供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基金或貸款,預期未來更會為推動這項政策作大量的資源投入,「一帶一路」的進程勢不可擋。

  促進「五通」港可先行

  特首梁振英率領30多人的香港特區代表團,赴京參加本次高峰論壇,筆者亦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過程中,不但可見中央政府重視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更能觀察到其他國家都十分看重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作用。

  正如梁特首所講,香港同時享有「一國」之利和「兩制」之便,再加上自身的優勢,可以很好配合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的資金、設施、政策、民心及貿易等五方面的互聯互通。

  在資金、設施及貿易的聯通上,作為中國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城市,香港擁有金融、貿易、專業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及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優勢,因此在基建融資、資產管理、經驗分享等方面都能大展拳腳,配合中央推動「一帶一路」的共同發展。

  在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兩方面,香港的優勢在於「一國兩制」——其他國家或處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對中國牽頭的「一帶一路」政策有所保留。而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大部分經濟體一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且本身就是兩種制度共存之下實現共贏的最好實證,由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與其他國家、地區進行交流溝通,定能加強他們對參與「一帶一路」的信心。

  爭取搭自貿順風車

  香港本身的優勢已不勝枚舉,但政府應該如何進一步發揮這些優勢呢?香港團在論壇結束后的總結會議之上,包括筆者在內的商界代表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政府能從這些方面為香港的營商環境爭取更多發展空間。

  首先,商界期望中國與其他國家及地區商議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時,可否考慮運用「一國」之利把香港也納入其中,免卻香港要自行談判?因為香港本身已是自由港,并無設置任何貿易壁壘,進出香港的貨品均已無須繳稅,以致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缺乏籌碼,每每處於下風。若能搭上國家簽訂自貿協議的順風車,香港享有同等低關稅待遇、甚至享有開設獨資企業的優惠政策,省時省事,對助香港經濟向外發展大大有利。因此,特區政府應在這方面向國家積極爭取。

  助拓市場 協助融資

  其次,特區政府應該為港商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提供更多資源。例如:貿發局應該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及地區進行調查,設立60多個經濟體的資料庫,供港商參考投資的可行性;政府亦應協助香港產品在「一帶一路」開拓市場,并且創造條件,鼓勵類似工展會的港貨展銷活動沿著「一帶一路」往外延伸。

  此外,香港在努力爭取成為「一帶一路」融資中心,其實本港不少中小企欲向外發展,也需要資金周轉。現時銀行對中小企的借貸要求仍相當嚴苛,當局有必要作出適當調整,不要出現「對外松,對內緊」的情況。

  最后,希望隨著創科局的成立,以及河套區將來的發展,香港可以在「官、產、學、研」方面能夠盡快結合,既為香港培養科創人才,亦可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增加香港的競爭力。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