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10

港股A股化須趨利避害

2018-01-24
来源:香港商报

   李明生

  「港股A股化」一詞,早於幾年前開始出現,然而,直至今日,這個詞語才終於真真正正體現出來。

  推高股市形成泡沫文化

  首先,在滬深港通的帶動下,北水南調規模與日俱長,內地資金對港股的影響力亦同步大增;市場一致認為,恒指今輪超級牛市,正是北水資金大舉南下驅動促成。

  除了形而下的股指變化,「港股A股化」其實更多牽涉形而上的層面。A股文化相對非理性,很多時就導致股市大上大落;近期恒指迭創新高,以致存在一定泡沫風險,便恐屬於「港股A股化」的結果。

  當然,以基本面看,恒指現時PE(市盈率)不算太高,泡沫風險未必過於嚴重;然而,無可否認,今次升市主要乃由資金帶動。根據價值投資法,港股固然存在投資價值,尤其對比PE更高的美股等其他市場來說;而以趨勢投資法看,恒指大勢既然迅猛向上,就更沒誘因反過來掉頭買跌。

  查A股投資文化,顯然是傾向服膺趨勢投資法了;故此,當有一個泡沫出現,股民第一反應不是避之則吉,而是馬上投身泡沫之中。所以,即使多項指標一致反映,不斷累升的恒指短期已極超買,包括7天RSI(相對強弱指數)自去年底起已升逾70,惟港股仍能夠跨年創出13連升歷史紀錄,而僅僅經歷一日跌市「斷纜」之後依然愈升愈有,RSI並已連續多日企於90之上的可怖水平。試問,沒有「港股A股化」的前提,港股有可能如斯放肆嗎?

  也恐「放亂收死」?

  A股市場動輒「放亂收死」,過往一直為人詬病。隨監管當局的水平提升,近年情況似已逐漸扭轉過來;特別是,今日實看不到滬深港通竟然會「收」,反之開放大門必會愈開愈大,例如新股通、商品通、ETF通等便料接踵出台。

  可是,目前所潛藏的「收」,未必是指財策方面,而很可能是幣策上的「收水」。由美聯儲推進加息,到歐央行預料年內縮表,以至內地息率和港息的上升壓力不斷加大等,均可能令港股資金市佳景逆轉。

  始終,世上沒有只升不跌的市場,難道一個股市可以一再「超買再超買」?有謂居安思危,恒指無疑累積了異常龐大的升幅,即使基本因素再好,一旦資金因素收緊,還是會面對回調的可能,這是投資者不能不注意的。

  其實,A股往往走不出「放亂收死」的怪圈,一大主因乃在市場過往只能買升、不能買跌——受限於此,股民便唯有一味把錢投入買升,並以此作為投資及資金配置的唯一方法了。A股市場推出股指期貨之初,縱然不見市場穩定了,反而加大了投機炒作;惟無論如何,經過後來的優化改革,這項工具對後市的健康發展還是發揮了正面作用。

  同一道理,滬深港通現時只能買升、不能買跌,肯定存在更進一步的完善必要。消息透露,衍生工具通年內可望開放,意味內地股民除了可買牛證、call輪之外,還可以買熊證和put輪,便為確保兩地股市互聯互通後的持續健康的必要之舉。此外,理所當然地,股指期貨通的開放亦宜快馬加鞭。

  說到底,無論「港股A股化」,抑或「A股港股化」,在兩地股市互聯互通之後,兩者必然會更加互為影響、互相作用;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過程穩定,並且爭取做到趨利避害。「港股A股化」之後,到底何去何從?短期的升跌到底無關宏旨,關鍵乃朝健康的發展方向走。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