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地市简讯

蔡宏柱代表建议:设立“宜昌国家创新区”

2015-03-10
来源:三峽晚報

  同一條長江,沿江風景卻大不相同。長江下游,經濟富庶。中上游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則顯滯后。全國人大代表蔡宏柱建議,在宜昌打造“長江三峽(宜昌)國家經濟創新區”(以下簡稱“宜昌國家創新區”),集承接長江下游轉移產業和中上游轉移人口、優化提升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促進三峽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功能于一體。

  構想

  蔡宏柱介紹,宜昌市委市政府對“宜昌國家創新區”已有構想,其范圍覆蓋三峽大壩上、下游沿長江南北兩岸區域,包括壩上秭歸縣城、三峽壩區、宜昌城區以及三斗坪、樂天溪、白洋、紅花套等沿江城鎮,面積約500平方公里。該區橫跨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兩大世紀工程,現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5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個綜合物流園區、3個國家5A級景區。

  “2014年區域生產總值約為1500億元,占宜昌市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蔡宏柱代表認為,這一區域是宜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三峽區域最具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增長極。

  緣由

  “在宜昌設立國家創新區,可呼漢引渝、承東啟西。”蔡宏柱代表說,這有助于逐步縮小上、中、下游的發展差距,促進沿江區域協調發展。

  在宜昌建設三峽物流樞紐,實施多式聯運和配送服務,既能緩解三峽樞紐通航壓力,又有利于實現現代物流業的增值功能,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綜合作用。

  此外,上起重慶涪陵、萬州,下至湖北宜昌的三峽區域,既是三峽工程建設的影響區,也是全國集中連片的貧困山區。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該區域受地形、交通等條件限制,農村人口無法就地城鎮化。設立“宜昌國家創新區”,通過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就業創業平臺,將極大地提升宜昌區域的人口容量,使三峽區域農業人口就近轉移成為可能。

  思路

  蔡宏柱說,“宜昌國家創新區”設立后,將在物流組織模式、區域合作機制、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

  靠水吃水。“宜昌國家創新區”將創新三峽物流組織模式,構建長江三峽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建設“三路四港”。“三路”即: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公路、三峽江南翻壩鐵路和三峽江北翻壩鐵路;“四港”即布局于三峽大壩上下、長江南北兩岸的茅坪港區、枝城和紅花套港區、太平溪港區、白洋和田家河港區。

  長江中上游資源豐富,但工業基礎薄弱,大量資源難以就地加工增值;長江三角洲區域工業化程度高,部分傳統產業需要外遷轉移。蔡宏柱認為,應創新沿江區域合作機制,打造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示范區。“宜昌國家創新區”設立后,將加強與沿江各地的區域合作,承接下游產業轉移,同時分擔上游資源產品的加工、組裝、集散、輸配等任務,從而達到既優化長江流域經濟布局,又節省運輸成本、減緩三峽樞紐航運壓力的目的。

  在“宜昌國家創新區”,將突破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最大限度降低經濟社會發展對環境資源的依賴。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擴大“飛地經濟”試點范圍(即支持禁止、限制的地區在適宜開發的沿江地區建立經濟“飛地”,實行基礎共建、利益共享)。

  同時,“宜昌國家創新區”將努力在創新經濟轉型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為長江中上游及中西部內陸區域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建議

  蔡宏柱代表建議國家批復同意設立“長江三峽(宜昌)國家經濟創新區”,并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體系。重點在稅收、金融、貿易政策等方面開展體制機制創新,開展物流稅收改革試點,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范圍,實施翻壩運輸貨運國家補助機制等。

  蔡宏柱說,國家對“宜昌國家創新區”承接產業轉移、推進轉型升級,應給予政策傾斜。在生產力布局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同時賦予其特殊的發展政策。支持創新區建設國家生物、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轉移承接基地。

  宜昌一直在積極爭取設立長江三峽綜合物流保稅區,設立三峽(宜昌)臨港保稅物流園區,重點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貿易等業務,這將推動建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金融、貿易、物流中心、商品加工和出口區。

  “我也希望國家支持‘長江三峽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蔡宏柱代表說,將這一綜合體系整體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建設有關發展規劃,并對其核心項目“三路四港”予以重點支持,他相信漢渝之間沿江地區將會呈現新的發展景象。 本報特派記者張元媛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