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经济动态

洛陽:蔬菜進入伏缺期價格止跌回暖

2017-06-30
来源:河南日报

  □記者李曼通訊員李倩

  本報訊清明節過后,洛陽市蔬菜進入供應旺季,蔬菜價格逐漸下降。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洛陽市蔬菜價格整體偏低,不少蔬菜品種如蒜薹、圓白菜、土豆、洋蔥等,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大幅下降。記者昨日從洛陽市商務局了解到,出現市場蔬菜價格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本地蔬菜供應量增加,缺乏固定銷售渠道以及冷鏈物流系統的不完善。不過,隨著上周氣溫持續升高,蔬菜進入伏缺期,供應量逐漸變少,部分蔬菜價格已經開始回暖。

  今年以來,洛陽市蔬菜價格持續走低。據監測數據顯示,6月7日,洛陽市重點監測的30種蔬菜平均零售價為4.29元/公斤,同比下降10.99%。其中,洋蔥(降29.04%)、土豆(降25.86%)、圓白菜(降23.23%)。洛陽市目前全年蔬菜自給率不足35%,每年需從外地調運約65%蔬菜供應本地市場消費。外地蔬菜主要來源于湖北、內蒙古、甘肅、陜北、開封等地;尤其是一些反季節精細菜,大部分來自于廣東、山東等地。

  據介紹,由于2015年洛陽市蔬菜價格整體走高,激發了蔬菜種植戶種植蔬菜的熱情。記者了解到,2016年洛陽市主要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5年增加6%左右。然而,雖然處于本地蔬菜供應旺季,市區內較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購進蔬菜仍有70%左右來自外地,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洛陽市的蔬菜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卻仍面臨本地菜農安排蔬菜種植品種時,往往視行情而定,“行情好時一哄而上、行情差時一哄而下”。由于本地菜量小、菜品不全、時令性較強,不能為市區各大農貿市場提供穩定、全面的貨源,尤其是個體種植戶,缺乏固定的銷售渠道,因此在蔬菜供銷旺季,較容易造成價格下降。

  除此外,冷鏈物流系統的不完善,也制約著蔬菜的銷售。隨著氣溫升高,外運蔬菜保鮮都要進行加冰處理,運輸成本較高,所以在蔬菜供應旺季,即使本地個別品種供應過剩,菜農也會選擇就地處理,無法及時運輸到外地銷售,從而導致個別蔬菜價格出現下降的現象。

  從上周開始,不斷攀升的氣溫讓下降多日的蔬菜價格開始回暖。據介紹,隨著氣溫的升高,蔬菜會進入伏缺期,氣溫升高和應季菜上市量減少,蔬菜價格也會回升。據數據顯示,6月23日洛陽市重點監測的30種蔬菜,平均零售價為4.47元/公斤,比月初上漲約4.2%,但是洋蔥、土豆、圓白菜等蔬菜同比仍下降35%、29%、21%。雖然目前仍有部分蔬菜價格趨于下跌,但是預計今后大部分蔬菜價格仍會小幅上漲。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