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本地新闻

王宫甜品香飘逾两千年 太原晋祠桂花元宵坚持老传统、传承老味道

2018-02-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张兰 特约记者杨润德 崔莉霞报道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这句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晋祠四宝,这其中的‘元宵蛋蛋’就是晋祠桂花元宵。元宵节即将来临,晋祠四宝之一晋祠桂花元宵又迎来了热销期。2月23日,记者得以一探久负盛名的晋祠桂花元宵。

  新法子做出老味道

  一泡、二淘、三晾,磨米、做馅、滚制,说起桂花元宵的制作,已制作元宵近50年,今年已67岁的晋祠镇长巷村村民韩福元说,一颗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过去至少要五天才能做成,光元宵面加工就得四天。

  相比晋祠往年的传统手工元宵来说,韩福元家磨坊的设备却是“鸟枪换炮”,从纯手工制作转变为自动化设备制作。最吸睛最称奇的是在韩福元家元宵磨坊内,3台高达3米多的自动石碾机正在运转发出震天的“隆隆”声。只见晾晒好的江米被旋转的石碾碾成粉末,经筛子筛选,较细的江米粉落入布袋中,粗颗粒通过提升机被重新撒到磨盘上进行再次碾压。

  韩福元说,以前人推石碾磨米,一次需要七八人合力,一个小时才能磨出二十斤江米粉。现在,有了自动化设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产量,一个小时就能磨出一百斤江米粉。

  当然,在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碾米用的还是石磨,“江米粉怕热,石碾性凉,能保证江米的原汁原味,而且面粉更细,保持碾面的温度、湿度、细度,才能确保元宵软糯可口易熟不粘。”韩福元说,“晋祠桂花元宵,还必须要用本地产的优质糯米,粘性高,又筋道,用它做出的元宵放在锅里越煮越大,越煮越香。”从碾压糯米到滚元宵的制作,晋祠人将手工制作的精髓融入到了自动化设备中。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味道,更是晋祠一带村民淳朴、诚信品质的体现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制馅滚制考验“真功夫”

  “来,尝尝我们的馅儿!”在作坊里,韩福元很热情地递来几块手工做的馅儿。一口咬下去,皮馅交融,香气四溢。韩福元说,做馅得靠技术,核桃、芝麻、花生仁等怎么加工,玫瑰花和桂花的花浆放多少,都有讲究。

  晋祠桂花元宵馅是由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再把糖粞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的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而成,待炒成褐色放入木制的模子用擀面杖压实擀平之后,晾到一定程度切块便可。从炒到晾,考验的都是师傅们的技术,炒得浅了味不香,炒得过了也不行;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得时间不够切不成型。

  馅制好后,就可以滚元宵了。“传统元宵都是用笸箩滚制,这就需要手上有功夫。”韩福元说,“馅料少蘸水,放到盛有糯米的笸箩里滚,滚一道,过一道水,再滚一道,再过一道水,滚个四五道,圆乎乎的元宵就滚成了。”这样做出的元宵营养价值极高,吃起来既香又甜,回味无穷。虽然工序复杂又耗时,但晋祠、晋源一带居民对制作元宵乐此不疲,他们说:“每年正月里,泡米的、磨面的、炒芝麻的……人们都盼着吃这一口,吃了才算过完年。”就连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是“你滚了没有?”

  从王宫甜品到老字号

  晋祠元宵被当地人称为“元宵蛋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汉文帝刘恒七岁时,被封到晋阳做代王,此后十五年间,在当地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种植水稻。宫人常用当地糯米制作元宵,作为甜品供其食用。刘恒登基后,将“平吕”的正月十五定为节日以示庆祝,还将自己爱吃的元宵推广到民间,于是就有了“元宵节”一说,晋祠元宵也成为“晋祠四宝”之一,一直是晋祠人的骄傲。

  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晋祠桂花元宵逐渐发展为山西省太原市知名的“老字号”元宵,每逢元宵佳节市场销量旺盛,深受太原及榆次、太谷、交城等地群众追捧。从最初泡米、晾米、磨面、炒制馅料到最后滚元宵,层层工序都凝结着当地村民们的辛苦劳动,但他们秉承厚道的精神,维持产品质量、分量不变,坚持不涨价,坚守老传统、老味道,诠释着老字号作坊朴实、诚信的“正能量”,体现着淳朴的乡村文化。据了解,因为原料精、工艺好、口味佳,晋祠桂花元宵已入选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从正月初二开始前来长巷老韩家磨坊加工碾面的人川流不息。来自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纷纷重拾起“卖元宵”的营生,现滚现做现吃,遍布太原市大街小巷。曾经的晋阳王宫甜品、中华元宵的鼻祖——晋祠桂花元宵,香飘两千余年,早已成为龙城市民最具年味的珍爱和愈久弥新的独特记忆。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