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香港邁向電子支付之都 電子消費券成推動力量

香港邁向電子支付之都 電子消費券成推動力量

責任編輯:謝燁挺 2021-08-29 23:13:32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在內地廣泛使用,令中國晉身成全球電子支付最發達的國家。香港以前使用電子支付普及程度,較內地稍為落後,但近年香港已急起直追,加上今年港府推出電子消費券振興經濟,既能刺激港人消費意欲振興零售市道,又可鼓勵港人使用電子支付促進金融科技發展,可謂一箭雙雕,難怪有市場調查機構預期,2024年香港有望成為無現金城市。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近日在電腦通訊節開幕致辭表示:  「疫情改變人們學習、生活和運動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習慣,亦為進一步推動數碼經濟提供契機,很多市民漸漸習慣使用網上購物和電子支付,甚至已成為他們現時最常用的消費模式。電子支付既方便商戶收費,亦為消費者提供現金支付以外多一種付款方式選擇及體驗,電子支付的廣泛應用及發展,勢將推動本港數碼經濟轉型及發展。」

 8月初港府發放首期電子消費券,明顯刺激本地消費力。據沙田一田百貨行政總裁黃思麗表示,8月首兩個星期,一田百貨集團旗下百貨銷售額,按年錄雙位數升幅。新地(016)旗下新城市廣場管理層透露,在電子消費券發放後首周,錄得人流及生意額分別升20%及30%,可見電子消費券反應十分熱烈。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也表示,消費券自8月初發放以來,市民消費意欲趨雀躍,多外出用餐、購買電子產品等。連同經濟逐步復蘇、暑期旺季等因素,估計餐飲業在8月頭兩周生意,較7月增長約15%至20%,當中以茶餐廳、中小型餐廳最為受惠。他又預料首期消費券的刺激作用,最快9月中、下旬起減弱,待下輪消費券再催谷消費力。

 小店使用電子消費平台比例明顯上升

 電子消費券計劃推出以來,小店使用電子消費平台的比例明顯上升。位於旺角街市肉檔也可以使用電子消費券,結帳時老闆不忘提醒可以選擇用此方式結帳。記者實地觀察,現時許多小商店結帳,比如便利店通常逾五成顧客都使用電子支付。

 香港市民收到電子消費券皆大歡喜,但市民如何花掉這筆5000元消費券就各有不同。市民丁小姐告訴記者,她們一家四口除未成年的妹妹,三人都領到電子消費券,會考慮合在一起購物,金額充足可以為家裏增添一些家電或者日常家居用品。

 市民邱小姐告訴記者: 「我選擇了微信支付領取電子消費券,因為很多我平時比較多消費的地方,還有不少折上折優惠,比如使用電子消費券在萬寧購物滿388元,便再有50元優惠,滿688元更可以回贈100元。」

 網友DAISY 女士拿到電子消費券後,第一日就去買了Apple Watch 6,用完2000元電子消費券,最後實際只支付了1199元,買完Apple  Watch 6 後她更急不及待,在短視頻平台小紅書炫耀一番。亦有市民表示打算累積兩期電子消費券一起消費。

 消費乘數效應構成良性循環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表示:  「今次政府派電子消費券,對經濟肯定有幫助,這種感覺是意外之財,相信大多數家庭,還是想把它花掉,比如吃頓大餐,又或者是買個一直想買的東西,我身邊大部分朋友都有這種想法。」楊玉川強調,消費會有放大效應,比如有市民去商家消費帶來效益,商家又會拿賺到的錢去其他地方消費,這就是一個乘數效應,構成一個循環。

 據諮詢公司Kantar  的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香港市民計劃分一至三次消費,如消費項目價格超越5000元,59%受訪者願意自行額外增加預算金額高達2999元;但有24%受訪者僅會使用消費券5000元獲派金額,並不會另外增加預算。每10名受訪者當中,有接近六位傾向用於實體店,其餘則會選擇線上購物。美中不足就是今次電子消費券斬件式分兩三次派發,可能會削弱市民的消費熱度。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估算今次港府派電子消費券的效益,未必會有政府估計達GDP的0.7%左右那麼多。他解釋,由於電子消費券使用期限約6至7個月(八達通除外),相當於平均每個月約900元,一般搭車、食早餐都已用盡,市民只是用電子消費券抵銷日常開支,未必舍得額外消費。而且電子消費券分散使用在零售、飲食、交通等各行業,料對提振整體經濟的效果不大。但無論如何,在推動電子支付在香港使用,電子消費券肯定要記一功。

 成功推動電子支付普及

 美國上市公司FIS旗下的金融服務技術公司Worldpay,在今年3 月發布《2021年全球支付報告》分析了41個國家和地區當前和未來的支付趨勢。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加速了電子支付的普及化,同時減少了現金在本地銷售點(POS)的使用。

 疫情下,無論線上購物還是店內消費,電子支付都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報告指,2020  年香港現金交易佔店內消費額9%,按年下降17%,預計現金結帳使用率於未來4年將迅速下跌,估計至2024年,其於店內消費的佔比將降至1.6%。而信用卡付款仍是香港人於店內消費的首選,佔總交易額一半以上(56%),趨勢預計能保持到2024年。其次,電子支付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店內付款方式,料電子錢包將於2024年佔總交易額36%,較2020年上升22%。報告預測香港電子商務市場價值將於未來4年由210 億美元增加至290億美元。預計2024年香港電子支付將更為普及,正式進入無現金化時代。

 達通成大贏家

 究竟最多香港人使用哪一個電子支付平台領取電子消費券?儘管港府未有正式公布,但諮詢公司Kantar 在今年6月至7月期間,通過網上問卷,訪問了869名香港市民對採用電子支付的取態。當中有53%受訪者表示,會以八達通作為領取電子消費券首選,其次27%選用支付寶香港、11%選用WeChat Pay  HK、9%選用Tap & Go  「拍住賞」。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早前亦透露,大部分受訪店舖表示,有七成至八成客人是使用八達通來使用電子消費券;有兩成至三成客人是使用AlipayHK;有一成客人是使用WeChat  PayHK;有不足一成客人是使用Tap & Go 進行消費,實際上的數字應該不會相差太遠。

 資深金融專家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八達通在香港壟斷電子支付市場,此次引入其他三種電子支付系統,可以起到良性競爭的效果;創造契機,讓更多市民運用不同的電子支付系統,消除對電子支付不安全的恐懼,有利於推廣香港電子支付普及使用,而電子支付平台產生的大數據,有利於企業界了解不同群體的消費模式。

 未通關削內地電子支付吸引力

 本報專欄財經縱橫作者必勝手機上有四款電子支付平台。今次採用八達通來領取電子消費券,用蘋果手機的AppLE PAY綁定虛擬八達通來領取電子消費券,不夠三周基本上就花光2000元消費券。他說:「始終八達通是香港本土品牌,香港人支持香港貨嘛,我當然用八達通。何況香港好多長者只識用八達通,唔識用微信支付同支付寶,所以七成港人用八達通領取電子消費券合情合理。」

 內地微信支付同支付寶幾乎壟斷市場,兩者現時在香港使用的普及程度已很高,相信日後港人使用微信支付同支付寶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必勝在本報專欄上便曾建議港府,應該多支持八達通北上進軍大灣區。「如果經常返大陸當然要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但現時香港同內地封關,都未知何時何月才能返上內地,因而今次只有兩三成市民用微信支付及支付寶收電子消費券也好合理。」

 電子消費券刺激商舖樓市回暖

 或許財爺也估計不到,電子消費券對商舖樓市也有刺激作用。自從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商舖樓市便走下坡,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香港同內地及世界各地封關,旅客數量暴跌,本港空置商舖急增,令商舖樓市陷入寒冰時期。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形容,今次電子消費券成為舖位租賃市場最為強大的利好消息,零售餐飲及娛樂消費一觸即發,舖租市場相應也會跟着受惠。他認為,電子消費券第二期將於10月派發,預料未來數月市民消費意欲將上升,吸引更多租戶物色舖位開業,有助消化街上吉舖。

 舖市復蘇可期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目前香港疫情穩定,整體經濟回暖,加上政府公布的最新失業率降到了5.5%左右。相信這次電子消費券計劃,還會對經濟帶來進一步的促進作用,市民用電子消費券消費,只是一個引頭,相信很多人最終消費金額遠不止5000元,所以我覺得整體商舖樓市復蘇可期。」

 陳海潮又指出,零售業、餐飲業等行業好轉,也將會帶動商舖市道回暖。目前因為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剛剛派出,所以尚未有什麼具體數據。但是他相信10月份再派發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市場整體氣氛會被進一步帶動,商舖樓市會跟着加速回暖。事實上,目前不少商舖業主對後市信心回升,已醞釀加租。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現時業主偏向短租,等待時機隨時加租,拿着舊租約的商戶未獲減租,零售業面臨不少壓力。(記者 姚一鶴)

epa08216.jpg

港府推出電子消費券大受市民歡迎,直接推動電子支付普及。

微信截图_20210829231855.jpg

責任編輯:謝燁挺 香港邁向電子支付之都 電子消費券成推動力量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