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鑪峰遠眺】大灣區應盡快讓港人產生獲得感

【鑪峰遠眺】大灣區應盡快讓港人產生獲得感

責任編輯:黃麗盈 2021-09-09 00:22:31 來源:

    周八駿

    中央高度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團蒞臨香港,向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高級公務員、立法會全體議員、工商金融界人士和青年代表等,講解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到2035年遠景目標,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重點之一。

    中央紮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決定由廣東、香港、澳門合力舉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拓展現代金融業,提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以強大支撐和依託。

    為此,中國銀行出資130億澳門元(折合約126億港元),在澳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國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眾所周知,中國銀行已在澳門有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是澳門貨幣發鈔行之一,對澳門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起棟樑作用。中國銀行再在澳門設立子公司,據該行稱,是為了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尤其滿足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展特色金融需要。

    另一方面,廣東省和深圳市均宣布將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成事後,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就形成國家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與粵深分別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等兩層結構,拓展香港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相比較,香港至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規劃和舉措都不及澳門。澳門與內地包括廣東早就恢復正常出入境。澳門大多數居民視澳門為大灣區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自己既是澳門人也是大灣區人當然歸根到底是中國人。但是,在香港,關於大灣區的談論,大體依舊限於政府、工商金融界、其他專業界和媒體,相當多香港居民對大灣區不了解、感疏遠。坦率地說,最近國家宣講團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高級公務員、立法會全體議員、工商金融界人士和青年代表等對話反映,香港對大灣區的認識和香港參與大灣區使命的理解,停留在表層。

    有人會說,澳門地方小人口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依賴大灣區,香港相對地方大人口多,經濟社會發展尚未至於必須依賴大灣區不可的地步。此話對不對?就反映現狀而言,是對的;但是,就前瞻而言,是錯的。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總地看已遭遇瓶頸。有人說香港不缺地,為何不少人建議香港去大灣區的廣東地區借地為港人建房?有人說香港機場是亞洲重要航空樞紐,為何特區政府請求中央協調香港機場與廣州、深圳機場以維護香港機場的既有地位?有人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要繼續面向西方國家,為何香港金融業務大部分來自內地包括人民幣交易?

    最近,香港證監會批准A股指數期貨合約。首隻A股指數期貨產品——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合約將於10月18日推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將追蹤50隻通過滬深港通交易的主要滬深股票表現,包涵不同行業。產品交易時間從上午8時45分至翌日淩晨3時,可交易時段超過17小時。其推出,標誌着香港證券市場為建立離岸中國內地股票衍生產品系列邁出具開創意義的一步。不僅拓展香港證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而且,加強與MSCI合作、推動香港成為亞洲頂尖衍生產品交易中心。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出席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會時指出,全球發展最大機遇在中國,香港發展最大機遇在內地。這一點,香港工商金融界和其他專業界需要從大灣區獲得生意賺到錢才能體會,香港居民需要從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中獲得實惠才能領悟。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7月16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時指出,香港管治者「要聚焦廣大市民關注的事,花大力氣採取務實有效的辦法加以解決,每年辦幾件讓廣大市民看得見、摸得到、感受得到的實事,以施政業績取信於民」。希望特區政府不僅制訂政策促進香港工商金融界和其他專業界參與大灣區發展,而且盡快讓香港居民切身利益與大灣區緊密相連。

責任編輯:黃麗盈 【鑪峰遠眺】大灣區應盡快讓港人產生獲得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