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守住綠水青山 帶來金山銀山

守住綠水青山 帶來金山銀山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1-09-20 10:40:1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遠觀流水近觀山,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風峪溝魏家店村的村民郭引貴而言,這樣的生活頗為愜意——西山上的蒼松翠柏四季常青,初秋的火炬樹漸漸變紅,層林盡染。「風峪溝大變樣了,山下的河道看不到黑臭的污水,山上的泉水複流了,喝著泉水泡的清茶,再將自家種好的梨打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這樣的好日子之前沒敢想!」魏家店村村民全部搬到山下的新房居住,但老郭不舍得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黃冶北山,承包了300畝經濟林,住在了半山腰,守著這座山,他的心裏才踏實。
 
 
    9月11日,碧藍的天空又送來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7時許,風峪溝太古路沿線排滿了送樹苗上山的卡車,一株株白皮松帶着圓圓的土坯,等待「體檢」合格後在西山上「安家落戶」。「樹苗必須達標,才能運上山,這些白皮松都長到1.5米吧,胸徑最少也得25厘米。」作為施工現場負責人,康培集團的郝煥青已經在這裏忙碌了好幾個月。
 
 
    抬頭望向西山,近乎垂直的山體上,幾輛挖掘機忙着修復山體的破壞面,漫山遍野的新綠隨風擺動,一條坑窪不平、高低起伏的羊腸小道在黃冶北山的山溝中若隱若現。「這條路是臨時推出來的,主要為了運輸苗木。」晉源區自然資源局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任建卿介紹,「機械到不了的地方,只能靠人背樹上山。」風峪溝生態治理的難度可見一斑。
 
    運送樹苗的車輛在起起伏伏的山路上開了十幾分鐘,只能到達半山腰,找到一塊平整的地方停穩後,早已等待在一旁的綠化工人曾位平和工友們一起背着竹筐走過來。
 
    兩株白皮松放進特製的竹筐後,曾位平的雙肩立刻向下一沉,擔心樹苗放歪了,不好掌握力量,她特意用雙手撐住膝蓋,讓工友幫忙將樹苗放穩。風峪溝兩側多是石頭山,治理山體後,山坡上落下來的小石塊滾得滿地都是,混合著沙土更難走了。陡峭的山坡上,兩株白皮松加上土坯有近百斤,全都壓在身高不到1.6米、體重不到45公斤的曾位平身上,她只能弓著腰,鉚足勁兒向上挪動著。為了防曬,曾位平和工友們全副武裝,帽子裏的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在地上,大家顧不上擦,雙手要扶著背上的竹筐保持平穩。很多人腳上膠皮鞋大拇指的地方已經破洞了,是因為來回上下山磨的。
 
    「一輛車上大約有200株樹苗,每株都有三四十斤重,都要一株一株背到指定的地點。」郝煥青說,一天時間內,每個人差不多要背五六十株,有時樹苗送的多,他們凌晨三四時就上山了,一次就得背三四株,吃飯休息都在山上。
 
    去年風峪溝太古路沿線高標準造林示範工程開工以來,包括曾位平在內的三四百名綠化工人,已在這裏栽植各類樹木10萬多株,新增高標準綠化面積5500多畝。一杴一杴、一棵苗一棵苗,正是靠著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山體的修復治理後,讓城市「綠肺」上的「斑點」逐漸消除。
 
    運苗、挖坑、澆水、養護……在山上造林綠化,每一件事都特別不容易。「這裏石頭山多,特別是多年形成的岩石層非常堅硬,在打坑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電鎬,一個工人一天才能打六七個坑。」任建卿進一步介紹說,樹苗種植後,初期澆足水至關重要。為了保障樹木灌溉,開工以來,配套建設了多個大型蓄水池,先利用水泵一級一級從山下把水輸送上去,再通過重力讓水流下來澆樹。
 
    「綠化過程中,我們錯落有致地種植了各種景觀樹種,努力營造季相分明、層林盡染的自然景觀。」任建卿說。由「增綠量」向「增顏值」轉變,如今的西山,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去年辛苦了一年,我們的苗木成活率達到九成以上。」對於這個數字,任建卿很是欣慰。
 
    驅車沿西山旅遊公路行駛,目之所及皆為綠色,「遠看西山如畫屏,鬱鬱蒼蒼三十里」的壯美景象讓人浮想聯翩。「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任建卿說。從昔日的千瘡百孔到如今的滿目疊翠、層林盡染,蝶變的背後離不開晉源人的一片治山情懷,隨着一條條道路的貫通,越來越多的晉源人已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王利萍 楊潤德 崔莉霞 文/攝)
 
責任編輯:郭昕玥 守住綠水青山 帶來金山銀山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