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參政議政】港深聯手融入國家發展

【參政議政】港深聯手融入國家發展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1-10-08 00:20:25 來源:香港商报

 港深聯手融入國家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張學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了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對香港的發展作出進一步規劃,提出「雙城三圈」的空間概念,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強強聯手、「1+1>2」的效益。這是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政府首次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規劃。

 港深融合豐富一國兩制

 香港和深圳在地緣經濟環境中相互依存,是天造地設的合作夥伴,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雖然港深距離很近,僅一水之隔,但產業結構、政治體制等方面差別較大,這意味着兩地的合作有無限的可能和潛力能夠釋放。自從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香港重新回到了「一國兩制」的正軌,和大灣區城市的合作愈來愈多。今次施政報告高瞻遠矚,大刀闊斧地突破港深行政界線,提出全新的展望和規劃,意味着「港深合作」進一步升級,未來將形成「港深都市圈」,香港全面開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時代。

 港深融合,意義不僅在於實現兩座城市之間的經濟整合,更是為了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全力推動內地與香港在制度、社會、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協同發展。兩地的居民們更期待港深合作能夠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包括但不限於在日常消費、周末消閒、跨境上學上班,以至退休安老等方面的融合。「北部都會區」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計劃,而更應是一個社會計劃,港深兩個世界級的一線城市,未來會實現像歐盟那樣跨區域自由流動和社會的緊密融合,兩地的居民都能在更大範圍內受益。

 新界北雖然毗鄰深圳,但周圍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光是高昂的交通時間成本,就足以嚇退有意投入發展的人才,更不用提其他關於居住、醫療等環境配套問題。考慮到這個,施政報告以人為本,在北部都會區規劃中提出,將會為房屋、科技發展及其他產業提供更多土地;興建跨境鐵路、增設一地兩檢口岸;發展鼓勵現代服務業、科創產業。如此一來,香港作為國際大城市的「抽血」能力能夠更好地顯現出來,該區域內產業大大增加,就業機會豐富,配合完善的周邊環境、便利的交通、優質的營商環境,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企業、資金、人才,未來港青工作不一定要往港島九龍跑。施政報告亦提出將「優才計劃」名額增至4000個,以及正在研討將工作簽證擴至港大學灣區分校生,必定會吸引更多內地人才來香港發展就業,為「港深都市圈」注入新活力。

 融入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仍有着許多不可替代的特殊優勢及地位,如法治制度、諮詢自由、資金出入自由、多間國際一流學府、豐富人才資源等,在金融、物流及各類專業服務行業別具競爭條件。而深圳是「中國硅谷」,擁有眾多國際科研企業和人才,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施政報告中正正利用兩地優勢,增加土地作科創用途,建設連河套地區在內的「新田科技城」,以發揮更具規模效益的科技產業群聚效應。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的排名中,「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位列世界第二。由此可見,在全球科創版圖中,港深處於非常重要和領先的地位,在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兩地定能在科創領域踏上合作新台階,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

 港深聯手,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經之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進一步推進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而一旦「港深都市圈」形成,港深可望以前海和資本市場為平台,推進雙城金融合作,如此一來,香港作為國際資本走進內地,和作為國內資本走向世界的橋樑作用將會更加突出。更大的亮點是,金融科技將是兩地金融合作的重要領域。深圳一方面有騰訊這樣的科技互聯網企業,在數據、場景和演算法上佔據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有平安集團這樣以服務個人客戶見長的本土金融機構。這些企業從科技和金融兩個角度出發主動借力互聯網和數據科學,共同推動兩地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推進香港金融業更好地向數字化轉型。

 此次施政報告可以說是積極抓住了發展機遇,通過促進港深合作來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展望未來,一個國際科技中心,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加上雙方優越的地理位置,通過高水平合作,鎖定香港的正確發展方向,共同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的「雙引擎」作用,推進大灣區沿「歐盟」模式向共同市場發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突破各種自我限制,積極探討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根據施政報告的規劃集中資源發展,讓港深合作真正發揮出「1+1>2」的戰略意義。


責任編輯:程向明 【參政議政】港深聯手融入國家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