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民間智慧 非遺瑰寶

民間智慧 非遺瑰寶

責任編輯:趙書琪 2021-10-21 16:29:09 來源:香港商报网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所謂的煙火氣,往往並不是來自于震撼炫酷的高新科技,更不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而是一曲悠揚的民歌,一對窗花兒剪紙,甚至一鍋熱氣騰騰的花饃。自古以來,山西勞動人民在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湧現出一代代傑出的民間藝人、能工巧匠、名醫良才,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表演藝術,形成了五花八門的傳世絕技,留下了價值連城的名藥珍膳,更有匠心獨運的「山西三寶」傳承至今。

1 (4).JPG

山西三寶-高平琺華

    山西如同一個寶藏般存在。因此,只有走進山西,親手去觸碰、親身去體驗這些不可勝數的文化遺產,成為時光中的旅人,才能真正解讀勞動人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才能撫慰我們每一顆脆弱的心靈。

    百花齊放的民間藝術

    作為「麵食之鄉」,山西人已把麵食做出了藝術,做出了境界。源於先秦而成型於漢代的中國節日風俗——山西民間麵塑,承載著三晉人對生命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每年農曆二月十九的嵐縣面供,都會舉辦一場民間祭祀的麵塑盛會,每年都吸引了眾多遊客來探一探非遺文化中「麵塑」的神奇力量。

2 (3).jpg

山西三寶-平遙推光漆

    山西被被譽為煤鐵之鄉,能將這一特色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的民間藝術,當屬打鐵花了。打鐵花是流傳於豫晉地區民間傳統的煙火,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項危險的民間藝術有著極美的絢爛效果和極危險的絕技,不僅是一場眼睛的藝術盛宴,當煙花與鐵花同時綻放,更是現在與過去的一次次碰撞。

    詩人李商隱曾賦詩,「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可見剪紙作為山西民間藝術瑰寶之古老的魅力。現如今,剪紙文化中加入了科技元素,使其更為時尚,應用更廣泛。漫長的歷史長河裏,三晉大地的傳統技藝珍寶經過歲月的沖刷,不斷創新,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跨越時空的故事。

    匠心晉韻的山西三寶

    琺華器、推光漆器、澄泥硯,因其高超的製作技藝、獨特的文化內涵、重要的藝術價值,被譽為「山西三寶」,也是游在山西不能錯過的絢麗奇葩。「琺華」始於元而盛於明。雍正年間,全國停止了琺華器的燒制,這項技藝也逐漸失傳。呈現藍白黃綠紫等豐富的色彩藝術的琺華,色澤透明鮮亮,歷久而彌新。

3 (3).jpg

山西三寶-澄泥硯

    「滴漆入土,千年不腐」。推光漆技藝傳承人薛生金大師告訴記者,平遙推光漆器是一種完全以純手工製造的名貴工藝品,因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在山西浩如煙海的傳統手工藝品中,平遙推光漆器始終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1200多年的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了外觀古樸雅致、繪飾精美絕倫、手感細膩滑潤的藝術特點,堪稱漆器中的精品。

    悠悠汾河水,沉澱出靈動的澄泥,千年古絳州,閃耀著不息的窯火。一縷來自三晉大地的墨香,誕生了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絳州澄泥硯,成為歷代文人學士奉為案上珍品。如今,新時代的山西人在傳承中創新,創新中傳承,賦予了它新的時代內涵,成為代表山西文化的名片。

    盛產異才的三晉大地

    2016年的嘉德春拍,大觀古代書畫夜場成交了一套傅山(傅青主)的楷書冊頁。這幅作品事傅山難得臻品,一本冊頁價值400萬有餘,難得一見。在書法家的頭銜之外,傅山在明清之際有「醫聖」之名,也正是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中傅青主的原型。

4.jpg

山西民間麵塑

    有「晉商算學大師」之稱的王文素,用30年時間新集通證,正本清源,完成了近50萬字的數學巨著《算學寶鑑》,隱沒歷史帷幕四百多年,才得以浮出歷史的水面。他利用珠算解高次方程的方法,較英國的霍納、意大利的魯非尼早近300年;在解代數方程上,他走在17世紀牛頓、拉夫森的前面140多年,為中國數學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太行橫擁巨川回,三晉由來產異才」。司馬光筆下的《送仲庚歸澤州》,描述的正是被譽為「北宋天文第一人」的劉羲叟。《宋史》記載,劉羲叟「尤長於星曆、術數」,有「觀天象而知人事」的本領。這些來自三晉大地的才子們,不僅為後人留下了無數傳奇的故事,更成為我們追尋歷史足跡時必不可少的一環。(楊亮)


責任編輯:趙書琪 民間智慧 非遺瑰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