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鑪峰遠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須依託國家

【鑪峰遠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須依託國家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1-11-11 00:08:3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周八駿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央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香港與廣州、深圳、澳門一起建設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二者不矛盾,前者強調香港可以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後者強調香港與大灣區其他中心城市合作。實踐將證明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既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又建成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在香港,從政府到社會,不少人以為,在與美英等西方國家科技聯繫上,香港領先內地其他城市包括廣州和深圳,這是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優勢。這樣的觀點,就歷史和現狀看,不錯;但就正在發生的變化將形成的前景看,是錯的。

 美在尖端科技上與中國脫鈎

 今年10月21日,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署理主任奧蘭多(Michael Orlando)接受傳媒訪問時稱,他已將美國需要重點保護的科技領域收窄到5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生物科技和自主系統(autonomous systems,例如水底無人機和手術機械人)。奧蘭多稱,美國一旦在上述領域失去領導地位,美國的超級強國地位將黯然失色。奧蘭多表示,為增加中國政府取得美國技術和數據的難度,已開始主動出擊,警告美國商界和學界,若與中國在關鍵科技上交流則存在風險,同時警告美國企業,中國企業與中國政府、軍方和情報部門有千絲萬縷關係,要確保美國企業不會協助中國企業取得能使中國稱霸的美國技術。奧蘭多還宣布設立新職位,委任聯邦調查局探員及生物安全威脅專家愛德華·尤(Edward You)任國家反情報官,負責保護美國的新興與顛覆性技術。

 美國政府已作出在尖端科技上與中國脫鈎戰略決策。全面封殺華為,便是因為華為在5G領域執全球之牛耳。

 至今,美國政府對香港的制裁限於若干名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包括行政長官,英國連類似美國的制裁都尚未採取。這一切,不能證明美國今後不會在金融和科技上制裁香港,不能保證英國今後不會追隨美國在金融和科技上制裁香港。

 對中國包括香港實施金融制裁,對美國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美國之所以至今未在金融上與中國脫鈎,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需要中國購買美國政府愈發愈多的債券。美國在金融上尚未與香港脫鈎,因為美國金融資本在香港金融市場上擁有巨大利益。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明白的是,美國在科研上仍與香港保持聯繫,是因為香港能從美國取得的技術不損害美國國家利益,也是因為香港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生物科技和自主系統等領域的科研水平未對美國構成威脅。

 然而,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參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要從現有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意味着香港今後將在先進科技領域同美國發生衝突,亦即在先進科技領域香港必將遭受美國封鎖。

 充分發掘自身潛力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務必着眼中美關係前景來謀劃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有兩件事是遲早會發生的。一件是美國政府終將對香港與美國的高端科學家交流設限甚至設禁。另一件是美國政府會嚴格禁止美國的先進科研設備經任何途徑輸入香港。兩件事可能先後發生,也可能同時發生。特區政府不能等這兩件事都發生了才採取應對措施。

 亡羊補牢,固然猶未為晚。但是,能夠避免亡羊而預先補牢,豈不更好?既然美國與中國包括香港在高端科技上遲早脫鈎,我們就必須以脫鈎為條件來規劃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應對的方針,是香港充分發掘自身潛力並且與廣州、深圳、澳門加強合作和協同,一起貫徹自力更生原則。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面對外國封鎖,依靠自己的力量,製造原子彈、氫彈,發展太空探索事業。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同樣靠自己的力量,在5G和量子計算上領跑全球。我們相信,香港在國家支持下,融入大灣區,協同廣州、深圳、澳門拓展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生物科技和自主系統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能夠打破美國封鎖,建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責任編輯:羅維維 【鑪峰遠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須依託國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