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經觀察】消費券推動「無現金化」 香港電子支付百花齊放

【財經觀察】消費券推動「無現金化」 香港電子支付百花齊放

責任編輯:蔣璐 2022-06-26 00:02:5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近年隨着智能手機普及,電子支付在世界各地都愈來愈流行,消費者只要用手機「嘟」一「嘟」,就能輕鬆付款,不須再袋著一大堆「散銀」,免去找零錢的麻煩,交易快捷方便。港府這兩年向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既振興經濟,也令香港各類電子支付平台大收旺場。

    自從港府派發電子消費券,香港市民用電子支付明顯大增。據支付寶香港方面表示,自新一輪電子消費券派發至今,已有15萬用戶用完5000元電子消費券,總金額達7.5億元。現時全港已有逾10萬間零售商戶支援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付款,涵蓋大型連鎖店、便利店、超市、街市、食肆等。

2.jpg

    WeChat Pay交易金額增長六成

    WeChat Pay HK亦表示,由4月7日港府派發第一階段消費券起計兩個月,截至6月5日為止,WeChat Pay HK總交易金額較去年電子消費券派發後兩個月(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增長60%。其中,增幅最明顯的零售類別,尤其是超市便利店、服飾及電子產品,交易筆數增長約160%。截至2022年4月底,WeChat Pay HK註冊用戶已突破500萬,覆蓋全港15萬間本地商戶,包括用於乘搭交通工具及網購等。

    八達通卡營業及市務總監李玉兒早前在網上記者會指出,在新一輪消費券有70%市民以八達通獲取消費券,過去數月在消費券帶動下,八達通新增商戶數目按年上升3倍,每月錄數千家商戶加盟,預期第二階段消費券推出後,刺激作用仍大,商戶生意額可望錄數倍增長。

3.jpg

    電訊商數碼通(315)副行政總裁譚樂文近期向媒體透露,電子消費券推出首3日,與前一周的日均比較,數碼通門店及網店的總銷售額升幅達九成,而且首3日以消費券支付佔整體訂單一半,當中門市以八達通支付最多,佔75%;網店則以AlipayHK最多,達35%。

    事實上,今天本港不少街市小商販都開始使用電子支付。旺角街市檔主告訴記者,這兩年消費券帶動電子支付,他們專門增添裝置開設電子掃碼支付,剛派發電子消費券的一段時間,很多市民會用電子支付來消費。

    目前本港的電子支付市場十分多元化,至少有14種電子支付平台,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別。

    三大類別電子支付

    第一類是預付卡。當中港人最熟悉的首推八達通,在香港各大類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使用,是本港土產出品,不經不覺已經使用了25年,除了實體八達通卡外,亦有手機AppS。這類要預先交錢才能使用的電子支付平台,還有微信支付、支付寶、Tap & Go及TNG Wallet,多用於小額交易。

4.jpg

    第二類是信用卡扣帳。這類電子支付平台最早期是PayPal,在智能手機仍未出現時已有,在拍賣網站ebay使用,交易時不必向網站透露信用卡資料。隨着智能手機出現,同類的Apple Pay和Google Pay,還有手機製造商推出的Samsung Pay和Huawei Pay相繼出現。

    第三類是直接銀行轉帳的電子支付。滙豐銀行旗下的PayMe及中國銀行旗下的BoC Pay,就是這一類。這類銀行轉帳用「轉數快」就更方便,雖然「轉數快」不是獨立的Apps,但實際上幾乎所有本港的網上銀行平台均可使用。

    研究指港企積極用電子支付

    信用卡巨頭Visa今年2月發表一份環球研究報告,訪問了來自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9個市場共2250間少於100名員工的小型企業,和5000名18歲以上的成年消費者。該報告針對香港小型企業,研究發現:90%受訪企業視採用新的電子支付方式為企業發展的基礎,較全球平均值(73%)高。95%受訪企業稱,將於今年接收非接觸式或更多的電子支付方式,較全球平均值(82%)高。92%受訪企業預計會在10年內完成全面電子支付轉型,較全球平均值(84%)高。

    研究指出:56%受訪者預計今年將更頻繁使用電子支付,僅2%消費者表示會減少使用,31%受訪者曾因實體店沒支援電子支付而不購物,68%受訪者預計在未來10年內將全面無現金支付。

5.jpg

    環顧全球,瑞典是目前全球「無現金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據瑞典央行統計,其現金交易只佔整體經濟的1%至2%。中國內地電子支付交易金額近年更加領先全球。據來自《人民日報》的數字,2021年內地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2749.69億筆,金額2976.2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同比分別增長16.90%和9.75%。

    電子支付平台香港選擇最多

    近年電子支付平台在全世界各地盛開,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多種電子支付平台選擇。內地電子支付市場規模雖然龐大,但幾乎由兩大巨頭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寡頭壟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電子支付系統眾多,起碼有14種選擇,肯定在全球位列最前面位置。僅次於香港的就是台灣,當地電子支付平台也有13種之多。至於第三位由日本同韓國打平手,各有11種電子支付平台。

    各種電子支付平台中,以蘋果公司的Apple Pay、谷歌公司的Google Pay,因為掌握智能手機系統之便,使用範圍最廣、最全球化,也是全世界最多用戶使用的電子支付平台。

    中國內地兩大電子支付巨頭,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崛起,也衝出中國進軍國際,凡有中國旅客以及中國商人的地方,必定可見到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的蹤影。

    八達通與轉數快應推廣至內地

    本港現時有兩大超強的本土電子支付系統,第一個是全港市民都有用的八達通,第二個是2018年金管局啟動的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早已在香港獨當一面,可惜兩者都未能衝出香港。

    八達通早在2012年已推出嶺南通跨境卡,推動粵港兩地互聯互通。事實上,眾多內地交通卡,最初都是仿效八達通系統,但八達通進軍內地困難重重。至今八達通只是局限在香港使用,未能推廣到大灣區使用。

6.jpg

    轉數快最好用

    「轉數快」全稱「快速支付系統」(FPS) 是金管局於2018年9月正式推出的支付金融基建,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負責運作,讓市民隨時隨地進行跨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的即時資金轉帳,全日24小時為消費者及商戶提供安全、有效率及便捷的零售支付服務,並可用港元及人民幣進行即時支付。參考立法會秘書處的文件,今年3月初「轉數快」突破1000萬登記,首4個月累計新增近65萬個登記,每日平均成交量超過80萬宗。據金管局的數字,「轉數快」交易金額過去幾年一直持續增長,每月交易金額已突破2000億元。

    股民H先生用過香港10款電子支付系統,他認為最好用就是「轉數快」。他說:「用咗(轉數快)真係返唔到轉頭,現時好多帳單都有轉數快二維碼,掃碼就可交錢,唔使兩分鐘就搞掂!以前交石油氣費用,要寫支票,又要寄返去,幾麻煩。轉數快咁好用,應該推廣番畀內地啦。」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香港同內地的電子支付系統如何結合是一個重要課題。他估計通關之後,「香港電子支付應該在5年內取得突破。」

    【城中熱話】第二階段消費券勢掀「轉會」潮

    今年第二階段電子消費券即將在8月7日起分段發放,港府更增加了兩家電子支付營辦商滙豐銀行的PayMe和中銀香港的BoC Pay,市民可以「轉會」。事實上,有不少市民對一些電子支付平台頗有微言,例如電子支付平台Tap & Go,使用的商店就較少,對市民不太方便。即使全港最多人用的八達通,市民亦有不滿,因為八達通內最多只可儲3000元,對想消費多過3000元的市民而言,八達通明顯不適合大額消費,而且在領取第二階段電子消費券時,八達通用戶又要分三期領取,手續較其他電子支付平台麻煩。

8.jpg

    今次市民多了兩個電子支付新選擇,BoC Pay覆蓋7萬間網上及實體商戶,也承諾將推出一系列與消費券相關的回贈及消費優惠。中銀香港亦為商戶提供BoC Bill綜合收款服務,讓商戶受理多款支付工具,並提供多項服務費用豁免,協助商戶捕捉消費券計劃商機。

    至於PayMe用戶有超過270萬,加上自2019年3月推出商用版 PayMe for Business,已擁有逾3.4萬家網上及實體商戶使用。PayMe在6月8日公布,將推出4000萬元消費券用戶獎賞,合資格人士選擇PayMe接收消費券,可獲得獎賞,當中包括商戶消費折扣券,以及豪華電動車和其他熱門電子產品大抽獎。

    【國際視野】推回贈優惠可鼓勵電子支付

    港府派發電子消費券成功鼓勵廣大市民使用電子支付,不過,本港現時有十多種電子支付方式,許多市民只曾使用一兩種,要令香港電子支付市場健康發展,有需要鼓勵多些市民嘗試不同的電子支付平台。港府不妨參考外國的成功經驗。

7.jpg

    例如2019年日本政府便針對電子支付系統,推行了「現金回贈」優惠政策。在合作店家使用電子消費後,日本政府會回贈消費金額的2%至5%作為鼓勵;該政策實施9個月後,於2020年6月展現出其成果,提供電子支付的店家數量增加了不少。

    現在全日本已有超過100萬家商店可以接受電子支付,大約有九成的電子支付方式為信用卡扣帳式。更重要的是,據日本媒體《每日新聞》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日本50歲以下的民眾有超過五成以上,在生活中實際使用電子支付。而日本政府希望在2025年時,能夠將電子支付的實際使用比例提升至40%,並且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達到80%。(記者姚一鶴 韓商)

    頂圖:萬眾期待的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將會在8月7日起分階段派發。

微信截圖_20220625235324.png

責任編輯:蔣璐 【財經觀察】消費券推動「無現金化」 香港電子支付百花齊放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