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對內再發展 對外更開放 鄭永年:這是香港新的出發

對內再發展 對外更開放 鄭永年:這是香港新的出發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2-07-02 00:43:58 來源:香港商報

 「面向未來,再造一個香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香港新的出發,香港一定要對內再發展,對外更開放。鄭永年認為,香港下一步的發展,只能通過與大灣區融合來實現。香港擁有國際化的標準規則和風投優勢,與深圳互補,與灣區融合,發展潛力無窮。

 深港融合進入新階段

 回顧深圳的發展史,香港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香港就沒有深圳。」鄭永年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很多製造業已經轉移到珠三角地區,香港只留下服務業,所以下一步香港的發展,只能通過跟大灣區和深圳的融合來實現,「深港融合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鄭永年指出,香港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可以通過與大灣區的融合得到發展。「香港的服務業,無論是金融、法律、教育、醫療,服務對象群體越大,就發展得越快。」鄭永年認為,灣區融合是香港發展所需要的,也是深圳發展、大灣區發展所需要的。

 當前,中央提出了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這些對深港都具有重大針對性。」鄭永年指出,雙循環不僅僅是貨物的循環,還有資本、技術、人才的循環,「這就需要有統一的規則,統一的標準。」鄭永年建議,以香港的規則標準為基礎,再加上廣州、深圳,形成香港+,再通過南沙、前海、橫琴三個試點進而推廣到整個大灣區。

 「規則統一的過程,就是走向國際化的過程,這也是融合的方向和目標。」鄭永年說,粵港澳三地的語言、飲食等文化都是相通的,相信能夠融合得很好。

 科創需引入香港風投

 近幾年香港因為民生問題引發社會問題,鄭永年認為,前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就是想解決民生問題、解決產業問題。「發展科創,產業問題解決了,就業問題就能解決,香港的民生問題就徹底解決了,這是正確的方向。」鄭永年說,香港發展科創,就要考慮深圳的20+8政策,「深圳20+8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和先進性,雙方合作是一加一大於二」。

 「發展科創需要基礎研究,需要把基礎研究轉換成經濟行為的企業,第三個就是風投。」鄭永年說,科創和企業這方面深港均有優勢,而風投,深圳單獨是做不了的。」鄭永年認為,短期內內地不可能發展出像華爾街這樣風投的體系,所以要把香港的風投引進來。

 規則統一可合作共贏

 談及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鄭永年認為,「一國兩制」解決了國家統一的問題,是世界上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歷史創舉。鄭永年說,1997年回歸時,很多人預期香港沉淪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香港還是保持了繁榮穩定,「香港還是一個很先進的城市,人均GDP依舊高於台灣。」

 在鄭永年看來,香港經歷了二次回歸,「第一次是法理上的回歸,這次是人心的回歸。」鄭永年說,而今國安法通過了,新特首上任,這是香港新的出發,「香港一定要對內再發展,對外更開放」。

 鄭永年進一步解釋,對內再發展就是北部都會區,對外更開放是指香港在金融服務業上要比新加坡、東京更開放,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在消費者權益保護上,要做得更好。鄭永年特別提到,香港要補齊短板,解決貧富分化問題,做好整體升級和系統升級。

 受疫情影響,深港當前仍無法通關。鄭永年認為,影響只是暫時的,深港融合在物理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已經沒問題了,人心上的互聯互通還要努力。他以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的合作為例,建議通過交流,尤其是通過教育來促進人心互通,「香港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內地要有愛港教育,愛是雙方面的。」

 訪談最後,鄭永年再次強調了規則統一的重要性,「規則統一將會大大促進兩地融合。」鄭永年說,融合潛力無窮。(記者 林麗青)

責任編輯:朱劍明 對內再發展 對外更開放 鄭永年:這是香港新的出發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