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芬姐冀商報內容更豐富充實

芬姐冀商報內容更豐富充實

責任編輯:社團部 2022-11-06 18:58:34 來源:香港商報網

   02a.jpg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辦25周年紀念電視特輯,主禮嘉賓與表演者大合照。

   前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人稱「芬姐」,日前在尖東寓所接受記者採訪時祝賀香港商報創刊70周年。芬姐動情地說,自己與香港商報之間有近40年的交往合作,是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情緣,十分難得。作為商報老友記,她誠懇地說,香港商報做得很好,「作為一名資深讀者、對商報有深厚友誼的讀者,商報在商言商,希望商報未來在內容上做到更加豐富充實,給讀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並講好香港故事。」

香港商報記者 霄虹

   曾任廣東省人大代表(港區)、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芬姐在香港商報寫了多年「蓮筆生花」專欄,每年上京開兩會期間均筆耕不輟,她還曾連續八年擔任本報品牌活動「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評選評委與頒獎典禮主持等,是本報名副其實的老友記。

讚商報不偏不倚報道精準

   芬姐認為,香港商報「在商言商」,在做到不偏不倚,報道精準,讓讀者獲益良多;商報扎根香港70年,一直是溝通兩地的重要橋樑,與內地關係密切,能夠掌握內地第一手資訊,很有優勢。

   芬姐謙虛地說,自己是一個愛好文藝的業餘工作者。她回憶道:「多蒙香港商報前執行總編輯陳南先生邀請我在香港商報撰寫專欄,好提攜後進的陳南老總,為我構想了『蓮筆生花』這專欄。從此我便在香港商報『蓮筆生花』與讀者見面。」她說自己與陳南老總都是香港各界慶祝國慶籌委會成員,合作了很多年,對他的認真投入印象深刻,惋惜他英年早逝。

商報寫專欄廣交朋友

   芬姐的專欄以緊貼時政、內容豐富、文字風趣見長。90年代初,芬姐每日都很忙碌,為了趕及截稿,她曾坐勞斯萊斯送稿到報社。「因為那時晚上經常要出席一些重要活動,唯有在車上寫稿並第一時間送到報館。」記者曾編發過芬姐的稿子,佩服她的敏捷文思。芬姐由衷地說,感謝商報特別給她一個「地盤」寫專欄,在此抒發愛國愛港情感,與讀者分享對世事及人生的看法,結交到很多讀者朋友,正是「讀者成為朋友,朋友成為讀者」。

003.JPG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主持公布「2013年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

   香港商報於2006年開始與全港各大社團聯合舉辦「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活動,芬姐是評委之一,更從第一屆開始,連續8屆擔任大會主持。芬姐每次出席都盛裝打扮,她的大方得體、幽默詼諧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在2014年評選活動頒獎典禮上,香港商報向她頒發「永遠榮譽顧問」稱號,感謝她對商報的付出與支持。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表現興奮,「當評委任主持,都是商報對我的信任,這亦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我獲益良多。」

難忘1997年回歸時刻

08.jpg

朱蓮芬伉儷出席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歲月如梭,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每年的七一,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都會舉行慶祝活動,而商報都會詳細報道。芬姐對1997年回歸歷歷在目,「很榮幸自己見證回歸一刻。」1997年6月30日,芬姐與吳多泰伉儷應邀出席中英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她說:「好幸運夫妻倆都可以出席,當日我一襲紅色套裝,梳個靚頭,與夫婿挽着手,雙雙赴會,這是一生人中最興奮、最值得懷念的事情。」

2014年香港回歸祖國17周年,朱蓮芬牽頭主辦慶回歸活動,7月1日於港九新界同日舉行三場大型活動,年逾70的芬姐擔任活動「總導演」、「總指揮」,當日更連走3場,由於太過疲勞,芬姐當晚病倒,大病一場。芬姐一直樂觀面對,她說:「如果能為香港回歸、團結港人作出應有的貢獻,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舉行慶回歸經典文藝大匯演,歌唱家鄭穎芬領唱《難忘今宵》,站在舞台上的芬姐風采依舊,該大匯演於商報圖文並茂刊出。今年七一,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特別錄製慶回歸25周年電視特輯,於無線電視85台播出,並於商報刊登跨版特輯。

冀防疫盡快同國際接軌

04a.jpg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舉行慶國慶69周年暨該會成立13周年歌舞宴會,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擔任主禮人,

與該會主席朱蓮芬等首長及嘉賓主持剪綵儀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特別為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題辭:「促商興貿,立港裕民」,芬姐表示,這給她很大的啟發,「報刊作為一個實體出版是不可忽略的,香港商報在商言商,是商人必讀報紙,在內容上要不斷地充實。」本身亦是金融界人士的她認為,在這個更動蕩、更具挑戰的時代,商報在金融股票方面有必要提供更多的內容、材料給讀者,讓讀者獲得常識、增長見識。

06.JPG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組織會員於2020年1月遊深圳坪山並參觀碧湖春天。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以前大家都提「紐倫港」,但是,現在開始提「紐倫星」,新加坡正在追趕香港。芬姐不無擔憂地表示,現在很多金融人士都擔心香港被新加坡追上。金融是香港的命脈之一,要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在政策上要做到配合。香港上月宣布,海外來港人士防疫放寬至「0+3」,最終目標是「0+0」,希望香港要盡快同國際接軌。

   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利港惠民措施,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將繼續吸引優質企業來港上市,推動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以及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芬姐認為這些都有助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她笑言,「我也是借香港商報這個渠道,繼續發聲。」

(頂圖:芬姐表示,作為一名資深讀者、對商報有深厚友誼的讀者,希望商報未來在內容上做到更加豐富充實,給讀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責任編輯:社團部 芬姐冀商報內容更豐富充實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