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香港回來了

【港事講場】香港回來了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11-08 08:51:3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張學修

 香港近期矚目盛事陸續有來,復常腳步不停,向世界展示「盛事之都」的活力與生機,清晰傳達出「香港重返國際舞台」的好消息。當然,並不能止步於此,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物流和人流的跨境流通需求強烈。近來幾場盛事都在有效控疫的前提下辦得精彩熱鬧,贏得來訪者和旅客的好評,希望特區政府及時總結盛事的經驗,適時適當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限制,以利最大限度地讓更多活動復辦、更多行業復常,推進香港有序開放,實現新飛躍。

 港金融重返國際舞台

 在疫情尚未平息的情況下,國際金融峰會於11月3日圓滿落幕,實屬不易。峰會舉辦前夕,美國部分反華政客橫加阻撓,向出席會議的金融界人士施加壓力,甚至有美國國會議員批評美國的銀行家赴港出席會議,聲稱這是幫香港「粉飾太平」,促有關金融機構高層「重新考慮」,字裏行間充滿威脅與蠻橫。這樣的企圖顯然並未得逞,再如何「威脅」亦無阻峰會順利舉行,香港金管局表示,此次會議匯聚全球約120家金融機構逾200位代表,涵蓋銀行、證券、資產管理、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等領域的機構;有超過40家機構由董事長或行政總裁親自與會。如此「強大」的嘉賓團體風雨無阻、如期赴會,足以證明「香港回來了」,香港金融的競爭優勢仍然無可替代,國際投資者仍然對香港保持信心。

 此次金融峰會,除了對外釋出香港經濟正逐漸回歸正常的信號之外,也展現香港金融的韌性和活力,表明在「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香港極具「確定性」的優勢將不斷強化,在金融領域更推動與各國緊密的業務洽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牢固不可撼動。當前,環球政經局勢動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紀疫情反覆肆虐、中美貿易摩擦不斷、俄烏衝突持續、美息趨升等各種因素,均為全球經濟、營商環境帶來一定衝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顯重要。擔任「超級聯繫人」重要角色的香港,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金融業發展得天獨厚。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加快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香港的功能定位與以上新發展理念息息相關,尤其隨着中國金融業進入開放引領的新時代,香港成為內地金融市場對外聯通的主渠道,提供互聯互通的多樣性選擇,在人民幣國際化、綠色金融、財富管理等方面大有可為,未來不僅更多內地企業會登陸港股,也會有更多想進入內地市場的國際企業將香港視作「跳板」,共同為香港經濟注入活力。金融峰會的成功召開也在告訴世界:不進則退,香港是明白的,未來香港將繼續把握並發揮這些優勢,促使香港成為一個更開放、更活躍的國際金融中心。

 盛事之都活力非凡

 盛事接踵而來,國際七人欖球賽也在因疫情停擺兩年後再度回歸,於11月4日至6日盛大舉行,取得圓滿成功。根據政府統計,三日全期入場人次有逾6.5萬,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特區政府多名司局長亦都到場欣賞賽事。李家超其後在社交平台表示,賽事成功舉辦,數萬人歡聚一堂,證明了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形容香港迎來了新篇章。這是香港疫後首場大型體育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球迷前來,大家在充滿現場音樂和表演的嘉年華氣氛下觀賞賽事,向世界展示了香港這座城市朝氣蓬勃、活力熱情的一面。同時,七欖復辦,也有效帶動了本地消費,隨着24小時堂食的恢復,在賽事期間,球場附近一帶的酒吧、食肆等晚上的生意大增,這場賽事可以說是為香港帶來經濟和文化的「雙贏」。

 緊接着七欖後,迎來的是律政司主辦的一連五日的年度活動「香港法律周2022」,將舉行亞太國際私法峰會、香港律師會「一帶一路」論壇等,國際統一私法協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等將參與法律周多項活動,來自全球的法律界的27位「星級嘉賓」參與,就爭議解決機制、促進司法公正、推動法治建設等一系列議題分享見解。眾所周知,香港法律制度完善,法治是香港最雄厚的一股力量,香港能夠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亦賴此作為基石,香港的法治不僅為個人和機構提供保障,亦為商界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香港法律周2022」的開展,亦是一個「香港重回國際舞台」的重要標誌,面對近年來部分西方政客對香港法治環境不斷的抹黑和唱衰,此次活動是香港向國際社會說明香港法治真實情況的好機會,特區政府、法律界組織和人士應把握好機會,用事實反駁謠言,展示出香港堅實的法治根基、領先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獨特優勢,消除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的誤解和憂慮。

 能夠在短短一個月內舉辦多場國際大型盛事,毫無疑問,香港確實「回來了」,東方之珠重返國際舞台,再次綻放出閃耀的動人光芒。接二連三舉辦盛事的背後,不但反映香港社會經濟穩步復常的自信,也成為本港能否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參考。以七欖賽事為例,場內數百萬觀眾聚集狂歡飲食,與疫前無異,因此特區政府應在七欖結束後進一步觀察,如對本地疫情沒有造成大影響或大爆發,或許可考慮將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放寬,爭取做到即使沒有國際賽事的舉辦,香港也能持續不斷地吸引和便利更多外來遊客,復蘇各行各業,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責任編輯:羅維維 【港事講場】香港回來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