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州18日新增8713例本土感染者 6區前期聚集疫情已基本阻斷

廣州18日新增8713例本土感染者 6區前期聚集疫情已基本阻斷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2-11-20 14:15:44 來源:香港商報网

    11月19日下午,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11月18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8713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17例,其餘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症狀8444例,輕型及普通型269例,情況穩定,無重型、危重型病例。

    張屹表示,經專家評估,白雲、黃埔、花都、南沙、從化、增城等6個區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的傳播鏈條已基本阻斷,疫情進入收口鞏固階段。上述區域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但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散發疫情風險持續存在。

    張屹提醒,當前廣州疫情防控整體形勢相對脆弱,請市民仍要時刻保持警覺,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配合落實轄區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海珠高風險片區造成外溢擴散壓力

    張屹通報,海珠區18日新增8475例,主要增長點仍然集中在鳳陽街康鷺、南洲街大塘、華洲街龍潭高風險區,上述高風險區疫情仍處於高位進展期。

    近期,康鷺、大塘片區相鄰區域先後出現新的疫情聚集點,提示周邊區域正面臨高風險區外溢擴散壓力。據了解,海珠實時傳播指數已經連續9天在1.5-1.7之間波動僵持,社區傳播風險尚未阻斷,疫情整體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廣州市海珠區副區長張永良表示,11月16日,海珠發布了《關於延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實行3天以來,核酸檢測、轉運隔離等工作緊湊有序開展,市場秩序、物資供應等措施保障有力,強化疫情防控的措施為阻斷疫情傳播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按照國家聯防聯控機制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結合風險單元重劃評估,對符合解隔條件的樓棟「即清即解」,果斷解隔。我們陸續對客村、後滘、桂田片區部分網格降低風險等級,對大塘片區部分網格、鳳陽街星御翠園、瑞寶街金碧花園二期、南洲街星暉園等54個區域解除管控。」張永良表示,海珠將動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及時通過官方平台發布相關信息。

    同時,張永良在會上通報了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問題,「在《通告》實行期間,我們在巡查中發現,仍然存在個別商販流動擺賣、個別市民不遵守限制人員流動的要求出行,在思想上不願意,在行動上不配合等問題。」對此,張永良表示,海珠將加強宣傳,加強巡查,加強整治。特別是加強對夜間個別商戶違規經營,流動攤販亂擺賣,以及偷運布疋等問題的整治,目前已累計整治197宗。

    番禺、荔灣、白雲的Rt已降到1以下

    記者了解到,越秀區礦泉街近期持續報告新增個案,疫情仍處於發展期,其他街也有零星散發個案,社區傳播風險持續存在。荔灣區、番禺區、天河區疫情形勢總體穩定,近2日有零星輸入個案,需警惕社區傳播風險。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指出,從面上來看,荔灣、番禺區前期的聚集性疫情已經基本被阻斷,這一點可以從實時傳播指數(Rt)得到反映。番禺和荔灣的Rt已經連續8天下降,並且連續2天保持在1以下,分別是0.8和0.9。白雲區今天的Rt從前兩天1.0後降到0.9。按照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的規定,高風險區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將降為低風險區。

    張周斌特別強調,區域的降級和解封,不意味着可以放鬆防控;低風險區也不意味零風險。廣州時刻面臨着防輸入的重大壓力。譬如最近一周,不少區都報告了外省市的輸入病例,而任何一起輸入疫情都有引發本地傳播的風險,也很可能與現有的本土疫情相互交織,給防控大局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而這也可能是廣州未來要面臨的一個常態,需要有一宗,處置一宗,動態調整,動態清零。

    張屹表示,廣州市將毫不動搖堅決落實國家聯防聯控機制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持續加強重點場所、重點機構、重點人群管理,強化散發陽性個案的應急處置,做好風險人群和風險區域管控,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範圍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徐紅 何嘉敏)

責任編輯:嚴燕紅 廣州18日新增8713例本土感染者 6區前期聚集疫情已基本阻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