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深地名故事|【有片】 深港兩白芒 村名因何來 芒草開花白茫茫

港深地名故事|【有片】 深港兩白芒 村名因何來 芒草開花白茫茫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12-06 08:18: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和深圳都有白芒村,一處位於香港大嶼山北岸,大蠔灣畔;一處挨着深圳南山西麗水庫,原白芒關旁。兩個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見證了深港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的緊密聯繫。

深圳白芒村。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村。記者喬凱攝

 深圳白芒村始於明朝

 深圳白芒村位於深圳南山區西麗街道西北部百旺社區,背靠陽台山,村前白芒河蜿蜒流過,不遠處就是西麗水庫,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白芒村為客家村落,世居村民為張姓。

微信图片_20221206095213.jpg

 深圳白芒村外西北方向十字路口,原白芒關所在地。記者喬凱攝

 從深圳福田中心區到白芒村很方便,地鐵公交接駁可達,巴士經過西麗水庫路段,公路兩邊綠樹掩映,頗有曲徑通幽探尋桃花源的意趣。車至白芒村前,眼前豁然開朗,大片綠地後面是村莊自建樓群,村後陽台山鬱鬱蔥蔥,麗日藍天,歲月靜好。白芒村站牌後,便是百旺研發大廈。白芒村民、深圳市百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層接待了記者一行。

 「四百多年前我們張氏的祖宗張統公帶着他的後輩侄孫張萬金公到這邊開荒,以前這裏沿河還有山,聽說是有長着很多白白的芒草,非常好看。」深圳市百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華說。

深圳白芒村張氏宗祠。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村張氏宗祠。記者喬凱攝

 記者一行走進白芒村,村道乾淨整潔,路邊甜品店、港式茶餐廳、便民超市一應俱全,村裏還有公園和小學。步行約五六百米,便來到張氏宗祠前。祠堂前有對聯曰「清河世澤,金鑒家聲」。白芒小學退休教師張恩榮告訴記者,其先祖來自中原清河縣,宋朝時逃難,一支逃往四川,一支逃往福建上杭、東莞博羅再到白芒。白芒村立村始祖張統及其侄孫見到河邊有一片白茫茫的芒草花,遂立村於此。據介紹,張統及其夫人宋氏的墓均位於白芒村南部白澗。據張統墓碑文記載,張統生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其後輩子孫聚居南山白芒、麻磡等村。

5. 深圳白芒小學退休教師張恩榮講述白芒村歷史。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小學退休教師張恩榮講述白芒村歷史。記者喬凱攝

 祠堂為香港巧匠所建

 張氏宗祠建於1895年,為晚清時期香港鐘表修理能工巧匠張祿如所建,分別在民國時期、1992年及2006年重修。

 張恩榮說,張氏宗祠此前為白芒村私塾所在地,1952年政府在祠堂中成立白芒小學;1982年白芒小學遷至村西新校區,張氏宗祠仍作宗祠使用,每逢清明、歲末年初,張姓村民在此祭祖。今年80歲的張恩榮此前就在祠堂裏求學,1962年學成歸來,回到白芒小學任教。

深圳白芒小學新校區裏有古榕樹一株,已有百年樹齡。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小學新校區裏有古榕樹一株,已有百年樹齡。記者喬凱攝

 白芒村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數量不多。現有村民1000多人,祖籍是該村的香港人有200多人,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親屬在香港。張祿如便在香港中環鐘表行工作,據傳他在李鴻章遠親的推薦下修好了外國贈送給清廷的機械鐘,受朝廷特封「逢官高一等」的特殊待遇。據張恩榮介紹,張祿如衣錦還鄉後建了張氏宗祠,其子張學景更修建了從蛇口到石岩的公路——岩口公路。

微信图片_20221206095218.jpg

深圳白芒村中客家民居被村民自建樓房包圍,村前馬路原為岩口公路。記者喬凱攝 

7. 張氏宗祠旁的客家民居。記者林麗青攝.jpg

張氏宗祠旁的客家民居。記者林麗青攝

深圳白芒村永樂樓,邊有水井一口。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村永樂樓,邊有水井一口。記者喬凱攝

深圳白芒村民在井邊打水洗衣服。記者喬凱.jpg

深圳白芒村民在井邊打水洗衣服。記者喬凱攝

 香港西麗同鄉會副會長、白芒村村民張恩粦今年75歲,50年前就到香港做生意,疫情前經常往返深港兩地。張恩粦的爺爺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寶安大隊白芒稅站站長張金雄。張恩粦告訴記者,爺爺張金雄曾在香港當警察,上世紀40年代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回鄉參加了東江縱隊,他管理白芒稅站時對這條岩口公路非常熟悉。張恩粦說,據村中長輩流傳,張學景當時是香港招商局高級管理人員,岩口公路是招商局發起建設,本來並不經過白芒村門口,在張學景的要求下才改道白芒村。有了岩口公路,白芒村村民將村裏的農產品從蛇口運到香港更便利。

深圳白芒村前白芒河蜿蜒流過,遠處為西麗水庫。記者喬凱攝.jpg

深圳白芒村前白芒河蜿蜒流過,遠處為西麗水庫。記者喬凱攝

 見證着深港交流歷史的深圳白芒村,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百旺研發大廈樓頂,張建華指着村前正在建設的高樓說,「日後我們這裏是融入在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的範圍,往後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走廊的重要節點,為科研教育發揮引擎作用。」

張恩榮(左)與深圳市百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建華在張氏宗祠前。記者喬凱攝.jpg

張恩榮(左)與深圳市百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建華在張氏宗祠前。記者喬凱攝

 香港白芒村處處古蹟

1c7291090a9fa6e832f4307afbe117f.jpg 

白芒大蠔灣。                  

 香港白芒村位於大嶼山北岸,在大蠔灣畔,是「東梅古道」即東涌到梅窩的必經之地,因此成為行山人士的探訪之處。該地從未經歷現代開發,白芒村仍保留古村風貌,歷史文化豐厚,有不少歷史建築物如更樓(二級古蹟)、宗祠、圍牆及門樓(三級古蹟)。據白芒村民介紹說,村落曾一度十分繁盛,清朝之前已出現大蠔灣貿易集散地,後來沒落。

0e575695c269e5b6ba64ed8359017fb.jpg

 白芒村因疫情閉門謝客,遊人只能在外面觀賞更樓的背面。

4328be476369a63cc5cab9737d3acee.jpg

 更樓旁邊有風化而成的試劍石,其空隙已長小樹,不容通過。

5a1f209f4743c11a243137f2510360e.jpg

門樓門上畫有秦瓊(左)和尉遲敬德兩位門神。

 偏遠的白芒村,交通配套不足,大嶼山巴士線36號每天只有五個班次來回,間隔時間由2小時15分至4小時30分,落錯過站,只能由東涌走路一小時到達。曾擔任白芒村村長長達16年的張志雄表示,最遠祖先為唐朝名將郭子儀,其一子被派往福建做官,其後代再到廣東惠州,白芒的立村祖先為郭錦昌,五百多年前來到該處,已繁衍至第22代。至於白芒之名何來? 他說,從前秋冬時分,山頭上的芒草開花,一片白茫茫,故祖先喚此地為白芒村,可惜這情景早已消失多年,山頭能見到的芒草很少。

9863cd1b99bc28425909faff6681d36.jpg

村內郭氏宗祠正重修。

120e32a92269ccb4dd535d323c855b1.jpg

圍牆據說有二百多年歷史,牆外牌坊是近年落成。

 選中成為奧運徑起點

 白芒村現時有70多間村屋,但實際只住有30多人,其中約20人為原居民,其他為租客。其實白芒村在2015年時有兩三百名原居民,但大部分都因交通不便,已搬到市區居住,有數十人則去了國外定居。

 記者在張志雄的帶領下入村參觀古蹟,其中最矚目的是樓高兩層、由花崗石築建的更樓,1941年與附近的牛牯塱村及大蠔村為防禦土匪和海盜各自建成,後兩條村落的更樓已拆去或失修。白芒村更樓外貌完整,高點處還能看到槍眼。日本侵佔香港時,更樓主要用作抵抗入侵,村內亦有村民成為游擊隊員。而更樓前的地方曾是日軍嚴刑拷問村民之地。

9c1ed57a1344a375efe1a14d31b2e87.jpg

從村中可遠望港珠澳大橋。

 遊覽白芒村,感到一份閒靜,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張志雄說,自己的家鄉也曾繁華過。愛好探尋歷史的他,綜合鄰村及本村老人提供的資料,知道清朝之前在大蠔灣入面的一個灣出現貿易集散地,屯門、元朗、大澳、珠三角的人都來做生意,好多搬運工人住在山上,形成紅花崖、老虎頭等幾條村。後來因有店舖夥計穿櫃桶底,被老闆打死,清庭將地方封閉。那時近牛牯塱村也有墟場,後來也沒落了。而山上村落上世紀五六十代還有人住,到了七十年代人已走空。

6fadc331bf78eae1c799b57f5d96a66.jpg

 張志雄說起白芒成為奧運徑起點仍感自豪。

377e414ba9e50e477c6d42082c6f9ae.jpg

奧運徑由白芒至白銀鄉(梅窩)。

 白芒村較出名的事件是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時,香港要做一些事作紀念,結果離島區在十八區中雀屏中選,大嶼山白芒成為全長4.4公里奧運徑的起點,終點是梅窩白銀鄉。張志雄說起這件事時仍感到十分光榮。(記者 林麗青 鄭玉君 視頻 喬凱)

註: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香港商報

港深地名故事.jpg

責任編輯:羅維維 港深地名故事|【有片】 深港兩白芒 村名因何來 芒草開花白茫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