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七十拾萃|政要專訪 各展風采

七十拾萃|政要專訪 各展風采

責任編輯:楊眉 2022-12-08 07:39: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彈指一揮 70 載,驀然回首古稀事。為慶祝香港商報創刊70周年,本報特設「七十拾萃」專欄,回顧商報歷史,重溫過去70載報道過的人與事,與讀者一起溫故知新,同迎未來。

1207-01.jpg

 香港商報關注經濟民生,凝聚社會共識,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作出了貢獻。特區政府與商報一直保持良好關係,從特首到司局長均多次參加商報舉辦的活動,並接受專訪。商報同時與商界名人、外國駐港領事等關係密切,令本報成為高級官員、政商名流對外發聲的重要平台。

 香港商報業界地位超卓,與各界長期保持良好關係,包括特首在內的高官政要都樂於接受商報專訪,不僅講工作構想、發展藍圖,亦會不經意間展露出個人風采。今年5月9日,香港商報頭版報道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高票當選的新聞,本報記者木子在記者會上的提問別具一格:「在香港做特首吃力不討好,會不會心疼家裏人,將來有可能也要承受壓力?」李家超體貼地悄聲問身邊的太太想不想回答,李太小鳥依人般搖了搖頭,李家超護妻代答「選舉工作是個人問題,不需家人參與,感謝他們的支持。今日是母親節,所以誠意邀請太太參與。」他還藉機向所有母親致意。7月1日上任當天,李家超為本報獨家撰寫專文《同開新篇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機遇》。前特首林鄭月娥在任期間多次接受本報訪問,包括6月21日她最後一次以行政長官身份接受本報專訪,傾談離任在即的萬千感慨。

1661472580448911.jpg

 本報記者(左及右)今年專訪以色列駐港總 領事藍天銘(中),與對方暢談大灣區願景。

 司長局長 專訪常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商報舉辦的各類活動非常支持,不止一次出席本報主辦的「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評選頒獎禮。「財爺」並曾多次接受本報訪問,如2021年5月10日,他在專訪時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固若金湯,疫情下經濟仍有望持續增長,為商界人士注入強心針。本報在新一屆政府就職後亦開闢「新班子專訪」專欄,除「財爺」外,律政司司長林定國10月28日在見報專訪中講述了對宣傳香港法治的心得,先後接受本報專訪的還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以及香港海關首位女關長何珮珊等等。高官專訪內容具權威性、指標性,讓讀者了解政府的管治理念及目標。

2020-10-16-16-11-32.jpg

 前特首林鄭月娥在任期間多次接受本報訪問。

 聚焦灣區 融通世界

 「領事專訪」系列亦是本報特色,通過訪問歐盟、意大利、法國、以色列等外國駐港總領事,以國際人士視角,對香港回歸以來的各方面作深入探討。2017年,時任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主任卡門·卡諾接受訪問,明確指出「一國兩制」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意大利駐港總領事孔德樂在2019年接受專訪,表示中意雙方攜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歐亞創造了美好的聯繫機會。同年,法國駐港總領事官明遠接受專訪,暢談大灣區機遇,並透露法國企業未來將與灣區交通基建項目等範疇上有合作機會。今年8月26日,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在見報專訪中,對大灣區願景侃侃而談,冀望灣區合力構建一站式服務,加強外國企業和大灣區的相互投資。在回歸 20 周年前後,本報並製作了「大紫荊專訪」系列,訪問多位香港大紫荊勳賢,包括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她盛讚香港最大成就是做到全球金融中心、世界離岸人民幣中心及法治城市。今年6月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他認為香港經歷了金融風暴、疫症等困難及挑戰,在中央支持下始終保持繁榮穩定。粵港澳大灣區串連香港、深圳及廣州等共11座城市,灣區各城市發揮不同功能,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內經濟發展,是國家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本報重視大灣區新聞,特設「融通大灣區」、擁抱大灣區」專欄,前者展示灣區交通及基建建設,突出「融通」優勢;後者述說港澳青年在灣區的創業故事,指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本報同時關注香港與深圳的合作關係,特設「深港雙城記」、「港深地名故事」等欄目,透過介紹香港、深圳同根同源的文化故事,讓讀者增加對香港及深圳歷史的了解,促進兩地各個方面的交流。


責任編輯:楊眉 七十拾萃|政要專訪 各展風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