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博羅東江博雅舉辦「新教育-新管理」論壇暨「初拾越讀會」活動

博羅東江博雅舉辦「新教育-新管理」論壇暨「初拾越讀會」活動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2-04 20:51:3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3年1月31日-2月2日,為期三天的第四屆「新教育·新管理」論壇暨第七屆「初拾越讀會」在博羅縣東江博雅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30餘位教育專家、近100名校長和老師、100多名學生和家長線下赴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數近萬人。

    活動以「百歲莫蘭遇見千年東坡——尋找不確定社會中的『壓艙石』」為主題,通過共讀莫蘭著作《教育為人生》和有關蘇東坡著作《蘇東坡傳》、《康震講蘇東坡》,共同探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社會中教育的本質和該有的走向——何為教育?教育何為?本次活動環節眾多,內容豐富,既有深度學習,又有交流碰撞,是教育人的盛會。

2.JPG

    1月31日上午,廣東中小學校長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廣東廣雅中學黨委書記葉麗琳女士致辭是表示,東江博雅學校與廣雅文化一脈相承;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深圳新安中學高中部黨委書記袁衛星校長以改造書香校園的案例做特別分享;新學年教育總校長、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國教育報2021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邱華國校長做特別講述,追問教育的本質;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先生做主旨演講,指明如何迎戰不確定性社會。教育專家們紛紛道出了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3.JPG

    東江博雅學校常務副校長、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龔克校長,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劉敏副教授,蘇州市新教育學校高中語文教師、德育主任、資深「蘇學研習者」代昆鵬老師作為本次活動的伴讀嘉賓,將自己對本次共讀書籍的理解娓娓道來,用實際行動詮釋教育乃是躬身示範、引領啟迪。

    1月31日中午至2月1日下午,全體參會成員在東江博雅學校最美閱讀空間「囊螢書屋」和「拿雲軒」開啟了為時一天半的「止語靜讀」的「書式」生活和分組共讀交流,並聆聽了東江博雅學校敦敏少年中醫學院胡馬院長「蘇東坡詩詞書畫藝術」專場講座。

4.JPG

    2月2日上午,「新管理」敘事論壇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來自新教育實驗學校(實驗區)的4位教育專家和來自珠三角的3位教育專家,在圍繞家校關係、精簡管理模式、關注教師職業幸福感、開發教育新職業、聚焦閱讀、搭建雲端教育、開展生涯教育等方面,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教育管理創新案例講述,打開了教育何為的新思路。

    本次活動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後生可謂」環節,「後生可謂」源自「後生可畏」,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新生代們充滿着新想法、朝氣與希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聆聽他們的聲音呢?來自全國各地的8名中小學生在這裏表達自己閱讀生涯的所思所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未來積極奮進、向陽而生的可喜樣態,彰顯出青春獨有的張力與風采。

5.JPG

    東江博雅學校典雅的書香校園環境、深遠的廣雅書院文化傳承讓學校天然具有書院式教育的土壤與養分,書院教育作為中國傳統教育最優良的部分,備受教育者關注。為此,基於東江博雅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教育學博士、江蘇理工學院教授、《中國中小學校長閱讀基礎書目》研製項目組主要執行人之一劉猛先生以《新書院群落——未來學校的一種樣態》為題發表講演,探討、展望未來教育的可能樣態。

    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東強先生致閉幕詞。陳先生說,本次活動給他最大的心得體會是遇見,這既是一次與人類崇高精神的對話和遇見,也是一次站在集體肩膀上的前行和遇見,更是一次幸福完整的旅行和遇見。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己,真正遇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正遇見更美更好的自己。

    時代在變,教育的樣態、方法各不相同,但教育的本質目的不變,教育為人生,生活即教育,美好即教育。三天的活動落下帷幕,留給我們的感悟、啟發以及對教育的理解將不斷深化、內化。(記者 盧偉)

頂圖:活動現場

責任編輯:郭昕玥 博羅東江博雅舉辦「新教育-新管理」論壇暨「初拾越讀會」活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