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兩千六百億!看「深圳速度」背後的精神支撐

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兩千六百億!看「深圳速度」背後的精神支撐

責任編輯:楊穎婕 2023-02-28 11:37:11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共展出文化產品超10萬件,參與人次超200萬,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2023年春節電影檔中,《熊出沒·伴我「熊芯」》票房突破12億元,成為中國影史首個票房破50億元的系列動畫電影。去年,深圳有6部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在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有11部原創作品獲獎在深圳……在深圳,高速發展的不僅是經濟,還有豐盈生活的文化IP。「深圳速度」背後,是不斷充沛豐盈的文化生活所帶來的高質量的精神支撐。

 文化成為城市支柱產業

 文化不僅是積澱的結果,也是流動的結果。作為典型的移民城市,流動是深圳文化的特徵,不僅讓城市精神有了傳承的土壤,也為文化融合提供了營養,不斷賦予文化新的生命力。在深圳,文化IP早已脫離單一發展的模式,它率先總結出了「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模式並大力加以推動,使文化產業產值連年高速增長,成為城市支柱產業。

 目前,深圳文化產業法人單位超10萬家,從業人員超100萬,擁有多個國家級產業平台,在創意設計、動漫遊戲、文化旅遊、高端印刷、黃金珠寶和文化裝備研發製造等行業領域擁有一批全國知名文化企業。同時,全市共有市級以上(含市級)文化產業園區71家,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家(另有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正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9家,省級文化產業園區9家,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示範區2家。

 2022年6月,深圳被國務院認定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遊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消費質量水平高的地方」。據統計,2021年深圳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566億元,年均增速超過同期全市GDP增速,佔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8.37%。2022年該增加值預估超過2600億元。去年6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指出,堅持創新驅動和科技支撐,加快推進數碼技術在文化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的全面賦能。

 文化產業形成鮮明特色

 布吉街道大芬油畫村從昔日落後的城中村,蝶變為如今的「中國油畫第一村」,成為全國首批和深圳市首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龍崗「二十四史」書院集觀景遊園、展覽圖書、漢服雅集、親子娛樂、書院茶膳於一體,打造獨具一格的東方書院;文博會被稱為文化產品「首展」「首發」「首秀」的「首選地」,是全球文化消費新體驗的「展示窗」,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深圳以其獨具特色的工業底座和科技內涵為城市塑造了精神坐標,沉澱着獨有的文化記憶。

 目前,深圳文化產業已形成了市場主體發達、產業集聚度高、外向性突出、科技含量高、創意能力強的鮮明特色。在2021年度「深圳文化企業100強」名單中,數字文化產業明顯崛起,除騰訊、華強方特等高成長性文化科技企業外,數字文化產業和高端文化裝備製造業實力也位居全國前列。深圳在海外文化市場拓展上也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文化貿易總量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

 在高質量發展中,文化是重要支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時尚創意產業圈、數字創意走廊、文化裝備研發中心、大灣區影視產業基地、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灣區演藝之都、國際知名黃金珠寶產業中心、全球遊戲電競之都以及高端工藝美術集聚區,是未來深圳文化產業將打造的「十大增長極」。隨着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各類文化市場主體持續發展壯大,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逐漸成熟,深圳正以昂揚的姿態書寫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

責任編輯:楊穎婕 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兩千六百億!看「深圳速度」背後的精神支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