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懷念光宗老師

懷念光宗老師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03-10 22:06: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何進

 約好下午三點,到家看望他。他早已坐在客廳的矮木櫈子上,咀里叼半截香煙,翻閱着雜誌和畫冊。茶幾上放着蘋果、橙子和草莓,水果身上的水珠兒還鋥亮鋥亮的。門鈴響過,打開門,光宗老師猛地站了起來,笑容可掬,穿一件白襯衫,陀着背,謙恭地微笑着,上前緊緊握住我的手,聲音顫抖地說:「很久,很久沒見了,快坐,快坐」。接着遞水果給我們,氣氛異常親切、溫暖、熱烈。

 坐下來,寒暄幾句後,他的話閘子頓時打開了。他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從藝的過程和體會,說着說着,突然站起來,轉身走回寢室,拿來幾本畫冊,其中一本封面上印着「中國畫四大家」,是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他告訴我們,「四大家」的畫冊里收集了自己幾幅國畫作品,有盛放梅花、寧靜海棠和祖國山水風光。說着,雙手作揖,謙遜道:「中國畫家很多,好作品也很多,我算什麼啊,就是運氣好了一點」。

 接着,他拿來書法雜誌和一些證書,介紹起他從藝以來的獲獎情況。60多年來,他獲大小獎無數,其中最有分量的是,獲文化部中國藝術政府獎(最佳創作獎),獲中國文聯授予60年藝術成就金獎,獲世界藝術成果研究會頒發的世界重大學術思想(成果)「特等獎」,多次獲中國書法家協會優秀作品獎,獲廣東省兩次魯迅文學獎。自創的「平衡童體」開拓了隸書新境界,被譽為「中國伊體第一人」。我端祥着他,心裏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與溫暖。坐在我們面前,在電白水東深巷過着開市隱士的布衣生涯,淡雅沖和,慈悲喜舍,與世無爭,虔誠苦行的長者,原來是一位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書畫大師,倍加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我們真為光宗老師感到自豪和驕傲啊!

 聽光宗老師談藝,才知道,書法繪畫藝術的創新是很難的,它不僅需要深厚的藝術、文化功底,還需要乾淨清爽童趣與高度修養相結合的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之有效結合。一個出色的書畫家,要堅持不懈地追求,才能有所作為。首先要大量臨摹拓帖,使各種不同風格的字體融匯貫通,獲得巨大淨化力後才能獨創一體,自成一格,使書法釀出禪意和人文關懷,既有漢唐風骨,又體現宋明理念。既有道家的清虛無為,又再現儒家的仁道眾愛。總之,在光宗老師的書畫小廟堂里,蘊含着一個豐富的無限的大寧靜世界,也就是人生與書畫藝術相融合的,具有超脫時風與傳統的大世界。

 聊得甚歡時,光宗老師擔心自己表達不清楚,便隨手從書桌上拿來紙筆,邊說邊寫下一些關鍵性的語句。譬如當談及書法與修養時,他寫下:「人生難以論功過,無讀乃非也」。談及如何去評判書法,怎樣的書法才有恬虛煦和之氣,形神兼得,具獨特感染力,他寫下:「字形平正難成趣,書法空靈昜得神」。談及自己人生坎坷,把一生獻給了書畫藝術時,又謙卑地寫下:「爛泥扶不上牆……」。他的自律與慎獨,永不放棄、學無止境的態度,彰顯了他的淸純道風。從秦的高古,談到六朝的習氣,再到唐人的重法,他寫下了:「書風破立,大樂無涯」。這時,他神態格外自若,輕鬆自在,從容自信,仁慈善愛,對晩輩不僅在言傳身教,傳授中國的書畫藝術,更重要的,是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

 告別時,光宗老師急忙從書房拿出一幅書法作品,和藹地說:「這是送給您的。昨晚12點才完成。如今,精神不如從前了,寫得不好,權當一點心意吧」。我接過這幅作品,雙手顫抖,一時不知說什麼是好。打開一看,「義重經緯」顯赫地映入眼帘,四個字格外沉穩,這是用他自創的伊體寫的,端正、凝神、靜氣,外輕逸而內蓊鬱,虛實、俯仰純任自然,每筆都被人格光芒點化。力透紙背間讓人有一種匡謬正俗之感,由靜至盛,由氣及質的變化中,隱約感悟到有一種對自己的褒意,便急忙說:「光宗老師,我無才無德,送這麼重的一份厚禮給我,豈敢,豈敢!」。他笑容可掬地回答:「抵制低俗,弘揚仁義之風,乃書法傳承之責任,就算互勉吧」。這時,我才透徹地領悟了一個大書畫家的至善心性,明白了書道妙在情性的道理。

 後來我才知道,陳光宗老師被劃為右派以後,一家五口,生活在1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地面是泥板的,凹凸不平,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法固定,為了不放棄書畫藝術的追求,他就長期蹲着臨摹和創作,他的許多獲全國獎的經典作品,就是蹲在凹凸不平地板上完成的。他92歲仙逝,雖然離開我們好幾年了,在天堂安好,無憂無慮,每當我想起他的時候,音容笑貌猶在眼前。他一生過着平淡,超越塵俗的生活,他完全可以代表中國的凡夫俗群,在平凡的生命世界裏彰顯了個人自信與尊嚴,從容不迫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美德,用藝術的方式表達了對祖國滿滿的愛意,用理性的力量讓人們在藝術生命的世界中,找到另一個自我,從而增添了人生自信的活力與砝碼,光宗老師當為我輩之楷模啊!現在,我越來越了解了他懸置的,社會人生道德所具有的超越性價值,真正體會到,他一生所追求的是一種不朽的人之偉大精神。(圖源網絡)

責任編輯:羅維維 懷念光宗老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