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東出台多項政策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比翼齊飛」

廣東出台多項政策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比翼齊飛」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3-05-08 10:45:26 來源:南方網

    5月5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

    廣東今年以來密集出台多項與傳統產業有關的政策——既有推動食品工業提質升級、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磅文件,又有為紡織服裝行業和家具行業分門別類制定的具體轉型升級指引。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背後是對傳統產業重要性的重新審視。從「廣東糧、嶺南衣」起家的廣東製造,如今扛起「製造業當家」的大旗,更要統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實現「比翼齊飛」「兩全其美」。

    專項政策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近年來,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被擺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從中央到全國各地密集出台專項政策,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與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的表述相比,更顯迫切、更有力度。

    今年,工信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5個以上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此外,工信部部長金壯龍還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指導意見,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推動我國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從全國各地來看,工業大省也紛紛行動。今年以來,廣東已連續發布推動食品工業提質升級、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文件,提出到2023年底力爭全省食品工業營業收入達1萬億元以上,打造世界級食品製造貿易高地;力爭紡織和服裝產業營收到2025年底達到7000億元,建成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

    針對不同傳統行業的具體特點,廣東還出台政策分門別類推動消費品工業數碼化轉型。如近日分別印發了紡織服裝行業和家具行業的數碼化轉型指引,從研發設計、生產運營優化、倉儲物流、供應鏈整合、平台服務升級、商業模式創新、大數據挖掘應用等關鍵環節,提出具體的數碼化轉型方案和實現路徑。

    浙江也出台推動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浙江全省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萬億元。

    傳統產業佔比高達70%的山東,今年4月印發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推動傳統產業強鏈,「一業一策」推動重點行業改造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產業轉型」的表述不同,從中央到地方都強調傳統產業的「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從更多地強調「轉」到更多地強調「升」,是對傳統產業重要性的重新審視——堅持推動傳統產業在產業鏈條升級、產品升級、工藝升級、功能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

    「當前,中國製造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面臨強行脫鈎、生產成本高企等挑戰,隨之而來是部分產業鏈的轉移。此時,對傳統產業的簡單退出,會帶來很多就業壓力。」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說。

    傳統產業扮演着工業「哺育者」角色

    為何要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其一,從體量上看傳統產業依然是中國工業的主要部分,對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和我國產業安全具有重要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依靠「三來一補」「前店後廠」模式,大力發展家電、紡織服裝、建築材料等傳統加工製造業,「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造就了廣東製造業高速增長的奇蹟。

    如今,傳統優勢產業依舊是廣東製造業「頂樑柱」之一,佔全省規上工業的三成以上,部分行業規模在全球和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中,有6個產業集群屬傳統產業範疇。

    比如,深圳聞名全國的不僅是電子信息、互聯網產業,還有時裝產業。深圳作為全國最知名的品牌女裝集聚地,以設計創新為引領,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是深圳成為設計之都的重要支撐。從全球來看,在工業化最早的歐洲,法國以「三種水」聞名,香水、葡萄酒以及依雲礦泉水無一不屬於傳統產業。可見,優質的傳統製造業也可以成為亮麗的名片。

    其二,傳統產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扮演着「哺育者」的角色,高新技術產業和新動能可以從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中獲得更多用戶和原材料支撐。

    新興產業技術含量高、投資額大、時間跨度長,需要一座城市幾年甚至十幾年來培育。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百億元投資一個製造工廠通常只是「起步價」。耗費兩三年建成的工廠,也只是剛剛開了頭。而從投產開始經歷產線磨合、產能爬坡到最後達產,至少要花3年時間。在這期間,對新產業的各種投入,自然需要其他產業來「輸血」。

    「從需求上看,高技術產業的主要用戶依然是傳統產業;從供給上看,高技術產業中的多數環節,依然需要傳統產業提供的產品作為基礎。如生物製藥工業離不開瓶子。離開了傳統產業,高技術產業的能力也不能完全發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認為,中國的產業升級應該是基礎廣泛的產業升級,工業不能分三六九等。

    由此可見,不論是從產值規模,還是從國際競爭力來看,傳統產業都是我國實體經濟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目前對於傳統產業仍存在很多認知誤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認為傳統產業是低端、低效的,並將其看成過時的產業。這種認知對於更好發揮傳統產業作用,應對經濟下行巨大壓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傳統產業不等於落後的產業。「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環節。」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杜聰認為,傳統產業反而是現代產業的基石,也是培育新動能的主要來源。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由「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必經之路。

    比如,廣東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逐步探索出柔性製造、個性化定製、共享製造、眾包眾創等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鞏固了紡織服裝、陶瓷等傳統行業的競爭優勢。

    傳統產業不等於高污染、必須淘汰關停的產業。「傳統產業的高污染主要體現在過去行業的粗放式發展、工藝設備落後、環保基礎設施配套不健全等方面。在如今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升級步伐正在加快。」杜聰說。

    在工信部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中,就有32家紡織服裝企業入圍。廣東也圍繞家電、建材、化工、紡織等特色行業,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和生產製造全過程的綠色化,全產業鏈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綠色製造體系。

    傳統製造業不等於產能過剩。我國傳統製造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低端產品嚴重過剩、中高端產品嚴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從世界產業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傳統製造業有極其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極其美好的發展未來。

    「各個工業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沒有能源、石油化工、鋼鐵等工業,全部工業都要趴窩,包括高技術工業。」路風認為,傳統工業一直在升級,主要靠創新的力量。「但新的和舊的不能截然分開,如沒有傳統燃油汽車就沒有新能源汽車工業。錯誤的思維就是認為可以用高技術工業代替傳統工業,以為消滅傳統工業發展高技術工業就是升級。最後則雞飛蛋打。」

    事實上,新動能既來自於新經濟的發展壯大,也來自於「老樹發新芽」的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因此,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既要推動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擴容倍增,這是培育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同時也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脫胎換骨、迸發活力,這是培育新動能的基礎,也是我們的看家本領。

    歸根結底就是要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機械人、柔性生產、無人工廠……在刻板印象中,這些賽博朋克風十足的詞彙通常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聯繫在一起,很少人會聯想到傳統產業。

    為什麼會有這種刻板印象?一方面,傳統產業亟須改造升級是客觀的事實。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痛點堵點也確實存在,不少企業不想升,也不會升。「傳統製造業佔比過高、升級改造投資佔比過低,同時中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短缺的問題仍然存在。此外,傳統產業通常品牌效應不強,產品質量有待提升。」杜聰分析。

    但是這一局面正在改變,通過加裝「數字引擎」,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大科技創新,傳統產業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傳統」。

    生產線自動化改造,讓食品行業「品」出新滋味。在卡夫亨氏陽江工廠,傳統的醬油廠通過智能化改造,從原料管理、醬油釀造生產到成品檢測放行全過程實現自動化,僅需110人即可完成年產能20萬噸的成品醬油生產任務。如果是10年前,生產人員可能需要600—800人之多。例如,在醬油罐裝環節,庫卡機械臂、萬世德裝配生產線24小時不停運轉,幫助工廠實現了1秒7瓶的罐裝速度。

    加強專業化生產,讓老產業「玩」出新名堂。在汕頭澄海,玩具產業正在像造晶片一樣造積木,實現了從以往製造由企業自己完成,到把製造環節外包給專業生產商的轉變。其中的更新設備和產線的任務,留給了代工廠。代工廠不做品牌做品質,可以把獲得的大部分利潤專門用於提升積木生產環節的質量和效率。這種變革,其實是把高度細分和高度專業化的生產模式引入到傳統玩具製造業當中來。

    供應鏈數碼化改造,讓更多「廣東造」走向海外。位於廣州的「時尚圈第一獨角獸」——希音,創造性地大規模應用了「小訂單、測試再返單」的按需生產模式,有效降低庫存、減少浪費,提升產業整體效率,為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創新實踐的樣板。如今,希音正式推出平台模式,在巴西、美國上線後進一步推廣至全球市場,吸引全球賣家入局。

    技術改造、數碼化、智能化等是手段、是方法論,歸根結底就是要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發展,讓傳統產業做到「吸睛」又「吸金」。「智能化只是手段,傳統產業必須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升級創新,才能夠保持競爭力。」卡夫亨氏陽江工廠廠長何文驅感嘆。

    中央定調,廣東實踐;傳統產業,大有可為。堅持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並舉,做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這兩篇大文章,我們定能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實現「製造業當家」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許寧寧 李赫 袁佩如 實習生 吳淺語)

責任編輯:高心雲 廣東出台多項政策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比翼齊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