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齊風魯韻耀香江】港澳山東周,將給三地帶來什麼

【齊風魯韻耀香江】港澳山東周,將給三地帶來什麼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5-28 13:51:27 來源:香港商報網

    為了深化山東省與香港、澳門的交流合作,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擬於5月29日至6月2日,率團訪問香港、澳門,舉辦2023港澳山東周活動。這也是自2019年以來,山東重啟在港澳的集中經貿活動,成為展示山東和港澳比較優勢的盛會。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迅速崛起與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戰略規劃的實施,雙方迎來更加激動人心的合作機遇,也將留下地區間交流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片2.png

    相融:製造業和金融業的對接

    作為產業、城鄉、區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極高的北方大省,山東是讀懂中國的「窗口」。從成績單上看,山東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74萬億元,具有較為突出的比較優勢。如從三次產業上看,山東是中國唯一農業總產值超萬億元的省份,也是唯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在全國工業和製造業版圖中佔有重要位置,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40餘種產品居全國首位。

    尤其是在先進製造業方面,山東在2022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00家,新增數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將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萬家,同時強化10個山東省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建設,聚焦工業母機、芯片等「卡脖子」技術難題,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着力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在這方面,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全球金融市場上的「紐倫港」,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行業之一。香港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20%,從業人員近30萬人,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所在。

    近年來,隨着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和基金互認等先行先試政策不斷推出,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渠道逐步增多。並且,在「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引領下,香港同內地互補優勢被進一步放大。數字表明,截至2021年12月底,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北向平均每日成交約1201億元人民幣。

    澳門經濟規模雖然不大,但外向度較高,是區內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財政金融穩健,具有自由港及獨立關稅區地位,是亞太區內極具經濟活力的一員,也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和橋樑。

    此次港澳山東周,山東將舉辦魯港澳產業合作對接交流會、魯港金融合作對接會等,相信將展現三地的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圖片3.png

    共贏:搶抓經貿合作機遇

    山東和港澳之間一直存在着密切的經貿關係。以香港為例,經過幾十年的沉積,截至2023年4月,山東目前港資企業達到5881家,實際使用港資達到804.5億美元,佔山東省利用外資的64.7%。這些企業已經扎根齊魯共成長,從投資方向看,港企投資也逐漸由房地產、製造業等傳統領域轉向金融、高新技術等新興領域。

    香港資本市場則一直是山東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以聞名海內外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為例,其所轄的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倫敦金屬交易所分別進行證券、衍生產品、工業用金屬交易,IPO募資曾數次問鼎全球第一,是內地企業海外募資的首選平台。

    1993年,青島啤酒作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創造一個里程碑,由此拉開了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帷幕。2016年,山東省金融辦、香港交易所聯合在濟南舉辦「港交所業務推介會」,山東省政府與港交所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進入新階段。截至目前,已有66家魯企在港交所上市,融資1105億元,分別佔山東省境外上市公司和融資總數的54%和86%,在香港資本市場構建起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力的「山東板塊」。

    以魯企魏橋集團為例,該集團旗下產業主要包括紡織和鋁電兩大板塊,其中紡織板塊子公司魏橋紡織和鋁電板塊關聯公司中國宏橋分別於2003年和2011年在香港上市。魏橋集團有關負責人稱,香港是個自由貿易港,有着非常便利的融資環境,國際化運作平台讓企業不斷提升競爭能級。

    如今,在山東的澳門投資企業也有數十家,與齊魯大地共成長。山東也緊抓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積極在香港、澳門開展投資、承包工程等。

圖片4.png

    溫暖:民生助力彰顯深厚情誼

    「共享發展,改善民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六項基本原則之一。多年來,魯港澳在民生保障、社會治理方面交流密切:從「菜籃子」到「葯匣子」,從「魯警」到各行業人才交流,民生助力彰顯着三地深厚的情誼。

    山東是農業大省、農業強省,2022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達到1394億元,連續24年領跑全國。以濱州市陽信縣為例,這裏被譽為「中國第一牛縣」,2019年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陽信,肉牛被屠宰後裝入冷鏈物流車輛,30個小時內肉類製品就會運抵深圳,經中轉後送到香港、澳門零售市場。

    目前,山東正集成和研發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全產業鏈「菜籃子」標準體系,示範推廣現代農業新標準、新設施、新技術,支持自主品牌出口,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熟悉國際規則的龍頭企業。

    山東中醫藥發展歷史悠久、名醫輩出、資源豐富,是粵港澳大灣區「塑造健康灣區」的首選合作夥伴。魯港澳在中醫藥、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提升了雙方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亦有助於其走向國際化。

    改革開放以後,山東人赴香港從事各類工作的人員也逐漸增多,統計數據顯示,以2020年為例,山東向香港派出各類勞務人員6.4萬人次,為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圖片5.jpg

    開放:人文交流綻放活力

    先秦諸子半出齊魯,山東地區是儒、墨、兵等多家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山東省政府聯合香港媒體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人心目中的山東印象符號,排人物系列第一位的是孔子,這一方面印證了香港同胞對儒家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也足見「文化山東」是山東在港澳地區重要的形象標識。

    山東持續推動魯港澳各領域人文交流合作,十年間,累計來魯港澳同胞600萬人次,山東與港澳地區在文化、教育、旅遊、體育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入,形成全覆蓋、多層次、多面向的新格局。魯台港澳青年交流季、海峽兩岸同祭孔、海峽兩岸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山東傳統文化走進港澳體驗交流、港澳千人山東行等一系列品牌交流活動精彩紛呈、廣受好評。如2019年舉辦的同心同根萬里行活動中,香港300餘名青少年在曲阜、泰安、青島等地參觀研學,對齊魯文化、儒家文化有了更真切的認識。

    此前,香港特區政府還與山東省政府合辦了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活動,香港大學生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相關高校、涉海院所順利完成實習,受到雙方一致好評。香港的民間團體也組織香港青年到山東交流考察,幫助青年拓寬視野,了解國情,加深認識內地就業市場。據悉,目前香港學生在魯求學的有近200人。

    時間荏苒,山東與港澳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合作情誼。經過多年的鞏固和發展,三地交流合作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相信將同心與共書寫更美好的華章。(記者 孫珂)

最下圖.png

責任編輯:林梓琦 【齊風魯韻耀香江】港澳山東周,將給三地帶來什麼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