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甘肅未來富在文化上

2014-07-17
来源:香港商报

         

  傳承創新比翼

  甘肅未來富在文化上

  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的甘肅,留存著無數光耀華夏、影響世界的歷史印記: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那里蜿蜒900多公里,孕育出以農耕和民俗文化為核心的黃河文化;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五帝之首黃帝都是誕生於斯;那里,是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名滿天下的飛天便是從甘肅的敦煌走向世界的……如今,中國唯一的、覆蓋整個省域的國家級文化發展戰略平台「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也在那里起步建設。上周,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率團赴深圳參加第十屆國際文化博覽會。期間,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細數甘肅的文化產業發展動向,推介來自大西北的商與機。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杜潔菡

  活化「絲綢之路」

  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甘肅有的是文化資源。過去許多年間,依託歷史積澱而成的優勢,當地的旅游產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至少,人們提起「甘肅」時,腦海里總能自動跳出絲綢之路、敦煌飛天等具有象徵性的文化符號。

  然而,甘肅人卻自承未能利用好這份豐厚的文化家底,致使許多寶貴資源成了靜默佇立在祁連隴水間的「靜態經典」--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構想,就是為了扭轉這番局面而提出的。這個力圖改變甘肅落后面貌的創意之作,在2013年2月獲得了國務院正式批覆。上周,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率團赴深圳參加第十屆國際文化博覽會,為的也是借大會的東風向世界推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理念和商機,以期吸引更多的有才、有志之士了解并參與到甘肅的大發展之中。

  「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一個覆蓋甘肅全部省域的國家級文化發展戰略平台,其重點是『一帶三區』。所謂一帶,是指絲綢之路文化發展帶;三區,是以始祖文化為核心的隴東南文化歷史區,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態區,和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蘭州都市圈文化產業區。依託這個新興的戰略平台,甘肅將打破現有行政界限,統籌全省文化歷史資源和各類生產要素,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內涵融入其中,把華夏文明的挖掘、整理、傳承、保護、展示、創新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此舉可望為當地帶來新的歷史機遇,為探索經濟欠發達但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實現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提供示範。」連輯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推介會暨甘肅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上時如是說。

  他進一步強調說:「活化『絲綢之路』還有著更重大的時代意義,那就是再度融通東西方的交流,促進不同文明的和諧對話。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政治性交往,二是經濟性交往,三是文化性交往。第一種形式往往受限於意識形態的隔閡,第二種形式主要是利益交換,這兩類交往既困難又容易受挫,唯有文化的交往能長久且和平地開展下去。」「絲綢之路無疑是一個極佳的文化交往題材。古絲綢之路開辟於公元前二世紀末,是歷史上橫貫亞歐大陸的貿易交通線。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這個舞台上進行著經濟、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共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如今,中央將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便是要賦予絲綢之路以新的時代命題,向東連結亞太經濟圈,向西連結歐洲經濟圈,促進沿線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通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消除政經交往的隔閡。」

  重塑大美敦煌 保護第一

  在一席長長的發言中,連輯重點介紹了「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設規劃。他說:「甘肅的歷史文化資源之豐富,在中國內地各省份中排名前五,但開發要『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后得』。縱觀全省,雖然各地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在所擁有的世界頂級文化資源和國際知名度、影響力方面,卻唯敦煌這顆明珠最為耀眼。因此,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選擇以敦煌為突破口。將它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對於以文化旅游經濟為切入點呼應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國家戰略,促進以絲綢之路文化為背景的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邊陲古城適逢「機遇疊加期」

  他透露,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遺產」6項標準的文化遺存,全球只有兩處,一處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另一處便是敦煌的莫高窟。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的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的申遺工作目前已接近尾聲,正在向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文化遺產諮詢機構的「大考」。一旦獲批,敦煌一地便將擁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和月亮山、鳴沙山兩處世界級自然景觀,「家底」遠比威尼斯豐厚。然而,盛名之下,更顯出早年把敦煌作為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或經濟體來「抓」的思路存在很大局限性,令到當地建設出現產業結構初級化、城鎮化率低、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而隨著將敦煌打造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藍圖正式確立,當地的建設已被列為甘肅省委省政府的「一號工程」,由省委書記王三運、省長劉偉平出任協調推進領導小組雙組長,下設14個工作小組和專家諮詢組;作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總體方案》開局篇,甘肅省政府剛剛發布實施的《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更是經過一年多精雕細琢,九易其稿而成。

  敦煌走「小巧精高靜」之路

  針對外界對敦煌如何平衡開發與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擔憂,連輯一再強調「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將以保護第一、有限容量、內容為王、田園城市為原則」,因為當地的城市容量和人類文明瑰寶的不可复制性,決定了敦煌必須走一條小、巧、精、高、靜的發展之路。

  「我們現在正在對敦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大量的農業、農田退出來,把有限的資源讓位給文化旅游產業。」連輯說,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將圍繞「一會四區」功能定位開展建設,「一會」即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四區」即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級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國際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除了重點推廣觀光攬勝游、娛樂休镕游、民俗風情游、科普教育游等大眾性、普適性旅游產品外,還將重點開發以暢游絲綢之路、體驗邊關文化、鑽研敦煌學等為核心的深度文化修學度假游,以精心禪修、參禪禮佛、鳴山沙療、大漠溫泉、中醫養生等為核心的禪修養生游,以及高端會展商務游、博物館聚落修學體驗游等。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