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电子载体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

2015-08-21
来源:外滩画报

         “未来,很多人也许什么都不读了吧。一个胶囊就可以满足所有的阅读,或者直接用大脑辅助器阅读。”(图:韩松认为“不存在所谓‘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过是回到了最传统的媒体时代,就是人类最早的部落交流时代”)

韩松最新的短篇小说集《独唱者》收录了18 篇他“在白天写出的小说”。为什么要强调“在白天”,因为他以前大都在夜里写小说。美国《新闻周刊》形容韩松“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 。

这部短篇小说集的确跟他以前的那些科幻小说不太一样,背景更加现实,主人公都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不过,故事却依旧荒诞离奇:一个青年男子喜欢深夜在KTV 里独自歌唱,最终离奇死亡;女子从国外返乡,遇到迷失在机场永远走不出的青年;在“我”与影子生活的世界,风筝人突然出现,又突然全部死去;游客来到一个安静的村庄,夜里与村民一起玩着古怪的游戏,一觉醒来却发现他们全都死了。

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带着一种“鬼气森森”的气质,同时兼具黑色幽默和或强或弱的隐喻性。韩松擅长用荒诞的手法反映现实,他自己常常说,在今天的中国,现实比科幻更科幻。正因如此,他被评论为科幻作家中最接近严肃文学的一位。不过,韩松却说自己只是台“记录仪”,记录发生在白天的“真实”,但这种“真实”在他看来往往又是“不真实”,因为“它只承载了表面的言语行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很飘渺” 。

更有趣的是,他在后记中对“小说”本身表示出了怀疑:“读中学时,老师会拿鲁迅和契诃夫的作品来示范,说这就是文学。但现在很多人不读鲁迅或契诃夫了。显然,如果小说还存于世的话,它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必需品了,是不是小说,甚至是不是文学,也就不会有人来说你了。”在《高铁》的后记中,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悲观:“我生活在一个文学正在丧失魅力的时代。”

有人认为是新的阅读载体和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的需求,但实际上这或许只是个技术上更新换代的问题。很多科幻作家都曾想象过属于未来的阅读方式,他们一致预言纸质书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不再需要“书”,甚至连“阅读”也不再需要。就此话题,《外滩画报》采访了韩松,请他聊聊“新媒体时代”该如何阅读。

“科幻小说的确很适合电子阅读,因为不少科幻小说是垃圾,电子载体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

B=外滩画报

H=韩松

B:你对所谓“新媒体时代”这个定义有什么看法?如果真的有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划分,你认为区分的标准是什么?

H:我不认为存在所谓“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过是回到了最传统的媒体时代,就是人类最早的部落交流时代。世界不过是扩大的部落村而已。最早的部落交流就是新媒体式的:互动,即时,免费,海量信息(对他们来说),多媒体呈现(声音、图像,甚至手脚的比划)。

B:你有哪些可以进行阅读的电子设备,比如Kindle/IPad 等?使用频率高吗?

H:有,但几乎不使用。

B:那么你今年上半年看过的书全都是纸质书吗? 

H:对,全部是购买的纸质书。

B:阅读载体真的会影响阅读感受吗?比如有人认为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还是适合通过纸质书阅读。 

H:我觉得不会,只是习惯问题而已。

B:很多科幻小说都想象过未来的阅读方式,比如阿西莫夫就写到过一种“胶卷阅读器”,也预言了纸质书的消失。你认为纸质书会最终消失吗?

H:有可能会消失的,这取决于下一代人的阅读习惯。

B:有必要为纸质书的消失而忧虑吗?

H:没有必要,正如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对竹简的消失而感到失落一样。

B:可以这样理解吗,在你看来,阅读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载体?

H:基本就是如此。

B:还存在一种忧虑,认为新媒体让我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时间变得碎片化,阅读也变得碎片化,导致无法进行深度阅读,从你自己的经验来说,有体会到这种变化吗?

H: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每个时代的阅读都有碎片化的问题。即便读大部头书时,很多时候能记住的也是碎片化的内容。对于80 后、90 后,既有碎片化的阅读,也有深度阅读——如果大容量的书对他们的胃口的话,比如很多人都把《三体》看了好几遍。

B:现在很多书都跟电子出版合作了,电子书几乎和纸质书同时上市。你自己的两本小说《地铁》和《高铁》也都在豆瓣阅读上能买到电子版。你怎么看待这种新的发行书的方式呢?

H:挺好的,希望今后书都能这样发行。

B:如果书都这样发行, 会不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书籍无法留存下来?电子储备还是会让人缺乏安全感。

H:技术终会解决安全感的问题,而且纸质书也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B:很多科幻小说,最早中国的读者都是在网络上读到的,比如特德·姜、刘宇昆的短篇,都是爱好者自发翻译以后贴到豆瓣或者贴吧里的,你曾经有一些无法发表的短篇也是放在网上让读者看的。科幻小说这种题材是否其实很适合电子阅读这种方式?你会通过手机、iPad、电脑看那些新的小说吗?

H:当然会通过新媒体看新小说,主要是一些短篇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确很适合电子阅读。因为不少科幻小说是垃圾,电子载体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

B:你认为哪一类的书籍通过网络阅读不会影响阅读感受,或者其实更适合网络阅读呢?

H:无论哪一类书籍都不会影响阅读感受,而且不存在“更适合网上阅读”一说。

B:你的职业是新华社的记者,感觉其实相比图书,受新媒体冲击更大的其实是传统媒体,以前通过纸媒提供的内容现在大都可以通过手机获取了,你怎么看待读者的这种阅读转向?

H:挺好的,只是更方便而已。信息的获取首先是要方便、快捷。以前的平台都太慢了,需要过程,需要周转。

B:能不能聊一聊你最早的阅读经验?有没有因为装帧、手感、纸张等纸质书特有的“质感”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

H:最早读的是杂志,也有图书。形式上留下感觉的当然还是有的,但印象实在不太深刻,能记住的还是书的内容,而不是装帧。 比如,威尔斯的《世界大战》是科幻写作的获奖奖品,看得很过瘾;安部公房的《樱花号方舟》是从大学图书馆里借来读的。

B:能不能请你想象一下未来中国人的阅读方式?

H:未来,很多人也许什么都不读了吧。一个胶囊就可以满足所有的阅读,或者直接用大脑辅助器阅读。

B:那就是说人类会越来越不爱读书了吗?

H:是不需要使用“阅读”这种方式了,太慢了。

韩松推荐书

《中国科幻大片》 飞氘著

一本科幻书把科幻、卡通、历史、未来、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等都打通了,是关于中国文明的反思录。

《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 利玛窦著

讲了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方文化,怎么克服阻力来到中国天朝。今天读来,尤其与现实对照来看,颇多意味。

《The Drowned World》 J.G. Ballard 著

《毁灭的世界》三部曲之一,写伦敦沉没在大洪水里,有着强烈的西方式的末世感。

《樱花号方舟》 安部公房著

写核武器的威胁下,人们躲进一个废石矿,在下面生存,非常具有黑色幽默,其中二战日军老兵的回归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忽必烈的挑战》 杉山正明著

以新的视角重新解析了蒙古帝国,其中提到忽必烈帝国的本质是重新改造的蒙古世界帝国,忽必烈帝国本身绝未成为中华王朝。

《第三次世界大战》 约翰·哈克特著

此书写于1978 年,中译本出版于1979 年。对于任何一个对未来史有兴趣的人来说,此书提供的框架和写法至今仍不过时。

《邻镇战争》 三崎亚记著

非常奇妙的一部小说,阐释了战争在新一代眼中的性状和意义,以及战争与生活、人性的关系。

《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编著

可以了解官方如何认识当今网络生态,以及怎样进行管控防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思路。

《心智、语言和机器》 徐英瑾著

这是一个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包含了当今时代最深刻、最前沿的一些命题。

《鲁迅作品选》 鲁迅著

有多个版本,在当下的情形下,鲁迅值得重新读,而且反复读。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