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如何防止樓市“短命”政策再現

2016-03-03
来源:京華時報

  作者:周俊生

  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列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后,除了中央相關部委從房貸、契稅等多方面出臺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相應措施。但是,近日廣州、沈陽兩地制定的兩項“短命”政策,卻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對去庫存缺乏長遠考慮,如果這種作風不加以改變,不僅會影響去庫存任務,甚至會給這些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先是廣州市稅務局決定,在廣州市內跨區購房可以算首套房,享受國家對首套房的契稅優惠政策,這說白了就是給居民買多套房提供政策方便。接著,網曝沈陽市決定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畢業生購房實行“零首付”,對在校大學生、職校生購房給予契稅全額補貼。兩地推出的這些措施,其實是在打政策“擦邊球”,一經曝光即遭到了輿論的批評質疑,結果只能匆匆叫停。

  對于廣州和沈陽出現的樓市“短命”政策,輿論當然可以批評,而這兩件事反映出的一些地方政府對去庫存存在的焦灼情緒,卻不容忽視。在經濟增速減退的大背景下,商品房積壓讓地方政府財政和地區經濟發展都背上了沉重包袱。特別是沈陽,此前數年大力開發沈北新區和渾南地區,新建了大批住宅,樓市去庫存壓力大。因此,難免會“病急亂投醫”。廣州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城市,其本地居民住房問題應該說基本已經解決,支撐其樓市的主要是流入人口,而在我國房地產市場上,它與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被列為一線城市,但是深圳上海北京近期出現了房價大幅上漲,廣州卻不為所動,可見它對外來就業人口的吸引力或許正在減退。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廣州才拋出了“跨區算首套”的主意,期望利用本地居民的力量來去庫存。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在地方政府推動下出現的,與真正的市場未能完全合拍,因此才會出現嚴重的庫存問題。但是,目前的去庫存仍然沒有離開政策引導,多少忽視了市場作用,這是樓市“短命”政策出現的一個原因,如果這種思維向更多城市蔓延,去庫存就很容易走上歧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去庫存任務時,明確指出要鼓勵開發商降低房價,但目前由政府主導的去庫存實際上給開發商發出了錯誤信號,似乎政府不允許房價下跌,導致北上深房價再一次出現大幅上漲。

  要實現去庫存的目標,需要更多地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倒逼開發商降價來引導購房力量進入,而政府在房地產市場上的作用,應該側重于給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除此之外的商品房市場,只能交給市場。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